楊柳青年畫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和戲劇舞臺的形式,將木刻套印和手繪相結合,創造出了生動活潑、吉祥感人的題材的獨特風格。
制作時,先用木刻出畫面的線條,再用墨水印在上面。單色打印兩三遍後,用彩筆填充。它既有版畫和木材的味道,又有手繪的色彩和工藝。因此,民間藝術充滿了魅力和中國風。
楊柳青(天津以西20公裏)有600年歷史的民間木版年畫產生於元末明初。當時有壹個擅長雕刻的民間藝人投靠到楊柳青鎮,逢年過節雕刻壹些門神、竈王爺,鎮上的人爭相模仿。
明朝永樂年間,大運河再次疏浚,南方精美的紙張和水彩被運到楊柳青,使這裏的繪畫藝術得到了發展。楊柳青年畫的樣品(粉彩)有上千種。清中葉全盛時期,楊柳青鎮戴連增的畫店壹年產成品2000件,每件500件,達百萬件。
當時的楊柳青全鎮,連同附近的32個村莊,是名副其實的繪畫之鄉,“家家會染織,戶戶善畫”,畫店林立,店鋪裏高掛畫,各地商人絡繹不絕。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楊柳青年畫衰落。
1926年,霍派五世後裔霍玉堂在楊柳青鎮創辦了最大的“玉城”畫村,楊柳青年畫逐漸恢復。解放後,周恩來總理還到華莊看望並送去急需的藤黃原料。“文革”期間,楊柳青年畫改為膠印,傳統工藝瀕臨滅絕。
天津楊柳青年畫霍派第六代傳人霍慶友(霍玉堂之子),自上世紀80年代繼承父業,用近30年時間苦心鉆研鉤線、鋼性、繪畫、裝裱等傳統技法,掌握了全套楊柳青年畫技法,成為天津市唯壹的“五項”楊柳青年畫藝人。
曾經幾乎絕跡的木刻手繪楊柳青年畫可以復活了。如今,“玉成”畫村已建成家庭博物館和文化景點,吸引中外遊客。楊柳青年畫繼承了宋元時期的繪畫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臺等形式,采用木刻套印與手繪相結合的方法。
制作時,先用木刻出畫面的線條,再用墨水印在上面。單色打印兩三遍後,用彩筆填充。它既有版畫和木材的味道,又有手繪的色彩和工藝。因此,民間藝術充滿了魅力和中國風。楊柳青年畫創造了鮮明生動、吉祥感人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