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太平鼓是什麽時候在北京流傳的?

太平鼓是什麽時候在北京流傳的?

明代太平鼓是壹種古老而獨特的傳統樂器,自明代以來壹直在北京流傳。

太平鼓又稱“單鼓”、“羊皮鼓”。曲藝流派。風靡整個北方。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壹。表演者都是男性。演員手持直徑約壹尺的鐵條制成的圓形單鼓,鼓面覆蓋驢皮。他用竹鼓鍵打鼓,唱歌跳舞。有二重唱和群唱。

歌詞可分為“內鼓”和“外鼓”:前者為必詞,後者有可增可減的輔助歌詞,內容多為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在舊社會,它有時被用於祭祀和跳躍等迷信活動。解放後,為表現人們歡快的情緒,對其進行了改革。

舞蹈器械是壹種帶柄的單面鼓,形似蒲扇。它以鐵為框架,外面覆蓋著獸皮,柄下有幾個小鐵環。有的鼓上繪有人物、花草,鼓架上襯有絨球或花生穗。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持鞭,邊舞邊打。

太平鼓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明清時期流行。安徽省淮北地區被稱為“段公鼓”和“快樂鼓”。甘肅、寧夏、陜西稱為“羊皮鼓”,具有巫舞性質。北京著名的“迎新鼓”誕生於農歷10。在城裏所有的大街小巷,孩子們互相敲打太平鼓,敲鼓聲,隨處可見。

藝術收藏

北京中國美術學院音樂學院的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了太平鼓的許多方面。鼓框呈扇形,由直徑0.6厘米的鐵條彎曲而成,表面直徑40厘米,外覆羊皮,與長10厘米的鐵桶柄相連,外覆藤皮。柄下大鐵環直徑16cm,內弦有18個直徑3 cm的小鐵環。鼓鞭長44厘米。鼓框架的邊緣用彩色絨球裝飾。

被收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繪本》。另壹方面,太平鼓較大,鼓框呈橢圓形,長徑76厘米,短徑70厘米,鼓框高0.5厘米。羊皮被遮蓋,八仙的形象被畫在皮革上。鼓架連接壹個木柄,柄長15.5cm,柄下大鐵環直徑15cm,內弦有13個直徑5.5cm的小鐵環..鞭子有50厘米長。

  • 上一篇:數控電火花加工和傳統電火花加工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春分風景插畫——如何畫出簡單美麗的春天風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