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著作:
1、《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2、《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壹部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因是儒家五經之壹,又稱《書經》。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存版本中真偽參半。
3、《儀禮》為儒家十三經之壹,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十七篇。內容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秦之前篇目不詳,漢初高堂生傳儀禮。
4、《樂經》,書名,《六經》之壹。六經,即《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樂經》《春秋》。先秦有《樂經》存世。此說不僅見於傳世文獻《莊子·天下》篇,從郭店楚簡中也得到了證實。郭店簡《六德》說:“觀諸《詩》《書》則亦載矣,觀諸《禮》《樂》則亦載矣,觀諸《易》、《春秋》則亦載矣。”簡中另壹篇《語叢(壹)》也有“六經”並稱之語。
5、《周易》即《易經》,《三易》之壹(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壹,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蔔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