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如何教好信息融合呢?在今天的閱讀中,陳蕾老師提到了三個要點:轉變觀念,堅持正常使用,加強教學反思。
?有必要改變觀念。新課程改革下的學生觀強調“以人為本”。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個體。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對待學生,決定了我們的教育行為,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態度和模式。
?常態化使用使行業精通勤奮。王博士在書中提到了學校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三個標準,即“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這三個標準不是針對學校某個特殊班級或少數特殊群體的,而是針對全體學生的。“教室使用”是指普通教室可以滿足信息技術軟件的配置。應該如何定義「常用」這個詞?王博士在第37篇《推進信息化教學首先要做好的事情》中介紹了創新擴散大師埃弗雷特·羅傑斯和提出的創新擴散理論和驗證期理論,即新技術的普及將面臨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眾之間的鴻溝。只要普及率能夠跨越差距,市場自然會向後期群眾,甚至是落後者前進,實現全面普及。
如圖,早期用戶與早期公眾的差距約為16%,是總數的六分之壹。當技術的接受度超過16%時,就會跨越這個鴻溝,更多的用戶會逐漸接受,直到被大多數人普及。那麽如何界定“普遍使用”的標準呢?書中提到,學校教師的年齡結構不同於壹般環境,信息技術的使用必須與教學的復雜程度相融合。所以這個標準應該定在通用技術兩倍的差距,即學校有三分之壹以上的教師能經常在課堂上使用,實現“普及”。如何實現這樣的“大眾化”?首先,我們需要優化硬件,即構建壹個信息化的教學環境;其次,要建立可復制的教學模式;第三是學校領導要自己做;第四是坦誠自己的開放心態。
?加強教學反思,讓行動變成思考。傳統的教師觀強調教師是研究者,要不斷反思和創新;新課改後的教師觀仍然提到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在對待自我上,教師強調反思。根據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可以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變革時期,教師要做好自我反思,促進個人成長。
?其實,不僅是學生,教師也是發展中的人,教學過程也是教師自身的學習過程。我們應該是16%之前的早期用戶,跨越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