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怎樣才能凸顯民俗文化的潛力和價值?

怎樣才能凸顯民俗文化的潛力和價值?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我們必須取傳統文化之精華,去其糟粕,為時代所用。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種類繁多,民國時期整理國故的工作壹直非常艱難。另外,今天的文化競爭特別令人鼓舞,西方文化體系占主導地位,導致我們的人或者說所有的後開發者都和前開發者深深糾結,是堅持做自己,還是學習別人。

而且平衡點很難把握。陳寅恪先生曾說,“當壹種文化的價值下降時,被這種文化改造的人會感到痛苦。表達這種文化的過程越大,就越痛苦。”其實我們中國這個民族,從近代以來就壹直處於這種矛盾之中。

但是,大家都會說,我們要做的是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服務於當代現實,產生當代價值。但關鍵在於如何明確和判斷我們要繼承哪些優秀的文化。我的觀點是用當代普世價值或普遍接受的規範來衡量。用這個方便的方法,我把中國民族文化的當代價值總結為以下三點,暫且請大家聽聽。

第壹,儒家思想給了我們修身治國的方法。大學曰:“古欲明明優於天下,先治國;如果妳想治理妳的國家,妳應該首先把妳的家人聚在壹起;要想家人團聚,先修身體;欲修身,先正心;要想正確,先真誠;要真心,先讓他知道;知識存在於事物之中。事情是已知的;知其然而後誠;先誠後義;擺正心態再去實踐;身體修復後,家庭整潔;家庭和睦,然後國家治理;國家統治,天下太平。從田字到庶人,壹個是基於自我修養。“大家試著仔細想想這種高級生命的三綱八目,不就是為我們提供了個人‘中國夢’的全部過程嗎?先修身,再治國,推己及人,利人利己。所以,這永遠不會過時。

其次,道家給了我們無為的方法。在我看來,道家講的是自上而下的治國之道。“無為而治”、“善如水”、“治大國如烹小鮮”都在表達壹種哲學。那就是給人充分的自由,不要過多的幹涉。無所事事不是不做,而是不亂做。因此,處於其地位的人應該更好更簡單,充分依靠民主和法制,其下的人應該完全自由。這不也是我們努力追求的輝煌政治境界嗎?

第三,佛教給了我們壹種安靜舒適的方法。道教是自上而下的邏輯,我覺得佛教正好相反,發展的是自下而上的思維。佛教是我們回歸內心,鍛煉心靈的最好方式。以佛修心,也是應對當代物質世界蓬勃發展,精神世界空虛的有力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教文化傳統與今天大力提倡的心理健康、心態管理、自我意識培養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這三種民族傳統文化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提供了修身養性的方法,道教提供了民族社會發展的方法,最終兩者在儒家文化中實現了從自我到社會,從小家到大家的統壹,其意義在古今中外都是普遍而獨特的。這也可以說是為當代社會及其個人發展問題提供了壹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如果我們這樣看待它,就很容易發現我們民族文化的優秀和輝煌。如果能認真學習發揚,何必天天說別人的主義,拋棄老祖宗的遺產。這真的是個問題!

  • 上一篇:鯽魚在夏天很難抓到。想釣大鯽魚應該選擇什麽釣法和餌料?
  • 下一篇:實木床的價格是多少?實木床的選購技巧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