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是春秋時期孔子編纂的儒家倫理著作。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指出孝是諸德之本,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
《孝經》首次將孝與忠聯系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擴展資料:
《孝經》的意義及影響
《孝經》成書之後,對於後世的歷史影響巨大。許多統治者大力推廣《孝經》,甚至封建社會後期大力宣傳“臥冰求鯉”、“郭巨埋子”等愚忠愚孝行為。
統治者推行《孝經》的目的壹方面是教化百姓,另壹方面確有愚弄百姓的嫌疑。歷史上確實有過國君亡而拒食陪死的愚忠行為。但這只是個例,《孝經》對中國傳統孝道的保存與延續功不可沒。?
從另壹個角度來講,《孝經》確實對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貢獻頗大,但是維護封建社會統治不等於維護封建君主個人統治。
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換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孝經》對於當時的社會穩定、和諧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這壹點,是毋庸置疑的。
在封建社會,皇帝名義上是國家的擁有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其實,皇帝只是整個封建統治階級的代表而已。
所謂的忠君,不是忠誠於皇帝個人,而是對以皇帝為代表的整個封建統治階級的忠誠,對江山社稷的負責,對天下百姓的負責。
《孝經》雖有“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但是《孝經》中同樣有對於統治者的勸誡:“壹人有慶,兆民賴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意思是天子有善行,天下百姓都信賴他。
潛臺詞是若天子無道,百姓會看在眼裏,他就會失去天下百姓的支持。所以,天子、諸侯等統治者要謹慎小心,不要做違背天道的事,對得起天下百姓。
所以《孝經》的用意不是片面地教導百姓盡忠,而是勸誡天子、諸侯等統治者愛親、敬親,培養自己的德行,要為天下百姓做表率。?
百度百科-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