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普及教育和普及就業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完成了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大眾化教育必然帶來大眾化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打破了國家分配工作的觀念和機制,正在建立“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
第二,轉變就業觀念,加強自身素質
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大學生就業是國家計劃分配,也就是傳統的“壹攬子分配”。隨著經濟體制和就業制度的改革,大學畢業生不能再等待國家包分配,而應充分利用全社會創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把個人融入其中。換句話說,面對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大學畢業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能指望天上掉餡餅。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樹立市場經濟的觀念,不斷提高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能力。
第三,求職材料和就業渠道
求職資料是個人資料的精心組合,是個人身份的有效證明,是“面試的通行證”。每個畢業生都必須堅持誠信原則,精心打造自己的“通行證”,才能順利走上求職之路。
目前,獲取就業信息的來源和渠道有以下幾種形式:
1,利用實習機會,積極爭取被實習單位錄用;或者在實習地區尋找就業機會。
2.利用家庭和社會關系尋找就業機會。
3、通過政府人才市場、勞動就業中心的就業信息尋找就業機會(包括公務員招聘和招聘會)。
4.通過教育主管部門安排的招聘會和相關高校內部招聘會尋找就業機會。
5、通過全國各級招聘網和各類地方及教育網站尋找就業機會。
6.通過電視、報紙等宣傳媒體的招聘信息尋找就業機會。
7.直接通過在大學設立的職業介紹所或其他有效途徑尋找就業機會。
海闊天空,鳥語花香。走出校門的學生,是時代的弄潮兒。希望他們能在工作和社會實踐中改變和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