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壹)改變了新聞生產的整個過程,卻帶來了媒體倫理危機。
人工智能時代,傳統媒體的整個新聞生產流程被技術顛覆:機器人智能生產新聞並可視化呈現,媒體大腦智能檢測全網新聞線索,為編輯篩選報道方向。新聞采集、制作、呈現、分發都在創新,提高新聞生產效率。比如今日頭條的Dreamwriter、新華社的“快寫小創新”等機器人新聞寫作機制不斷湧現,為新聞業帶來了活力。
然而,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風險。機器人寫新聞中的不當內容壹旦未經核實就被智能分發到全網,會對媒體的公信力產生負面影響。新聞的技術核查雖然可以有效分擔采編壓力,但技術還不成熟,技術把關還存在盲點和漏洞。
(2)算法為用戶推薦量身定制的新聞,卻也編織了壹個“信息繭房”。
該算法為用戶推薦定制新聞,基於用戶的歷史瀏覽數據和個人喜好,從海量信息中選擇同類型新聞。對於記者來說,提高了信息的獲取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就用戶而言,只能接收自己喜歡的信息,過濾不感興趣的內容。
但是,同質化的內容容易為用戶編織壹個“信息繭房”。久而久之,社會情緒兩極分化,在相似聲音的強化下產生群體極化效應,記者引導輿論的難度加大。
(3)技術資本重塑了媒體業態,但也擠壓了傳媒業的生存和發展。
技術資本進入傳媒產業豐富了傳媒體系的結構,但過度的技術資本也擠壓了傳媒產業本身的生存和發展。
二、身份重塑:記者應對人工智能挑戰的策略
(1)提高溝通能力,深化人機協作。
人工智能時代,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記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聞工作者應該利用新媒體技術,避免成為機器的附庸,而是加深人與機器的合作。比如在新聞事實的核實上,要把技術核實和編輯核實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媒體技術豐富報道模式和橙線形式。比如新華社2019的“兩會全息報道”,將記者的主觀能動性與技術形式的多樣性、視野性、智能性充分結合。
(B)算法檢查與編輯檢查相結合,以加強對事實的核實。
人機合作,利用算法的效率,可以減少媒體機構內部的層層篩選環節,提高新聞的生產效率;同時,要註意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平衡,新聞工作者要有溫度和人性的把控,設置議程,這樣可以讓新聞更符合人們的價值追求。
(三)樹立危機感,培養記者的不可替代性。
在人機* * *是大勢所趨的背景下,記者要樹立危機感,比如深度報道、非虛構寫作等領域,創新新聞敘事風格,培養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然而,我們也需要保持警惕。我們應該堅持新聞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維護公共利益,避免故意用主觀的話語來對抗數字技術的影響。
馬克斯·韋伯提出了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概念。他指出,工具理性的起源必然導致價值理性的弱化。面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全方位滲透,新聞工作者應發揮主導作用,堅持新聞專業主義,以技術為先,為我所用,深化人機合作。
(129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