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學彈中國鼓作曲1000字。

學彈中國鼓作曲1000字。

鼓是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鼓文化”是壹種古老而神奇的藝術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鼓作為壹種傳播信息的工具,其功能有很多,比如祭祀、敬神、驅邪、舞蹈、警示、戰爭等等。它們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鼓的歷史鼓是在實心的、壹般為圓柱形的鼓體的壹面或兩面覆蓋壹層繃緊的薄膜,用手或鼓錘敲擊,使之振動而發聲。據傳說,在古代,人們用發出特殊聲音的鼓來傳遞信號,以此來迎接神靈和驅邪。如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擊鼓九擒蚩尤”,史書記載“黃帝擊破蚩尤,玄女為禦牛鼓八十面,震五百裏,連震三千八百裏”。黃帝帶兵與蚩猶交戰時,把這種特殊的鼓打起來,聲音震動千裏之外。勝利後,黃帝又作“鼓樂”慶祝,雄渾雄壯。

在古代,鼓壹直被認為是上天的神器,是祭祀的器皿,是人神溝通的媒介,是人與自然溝通的象征。它們被廣泛應用於詩歌、音樂、舞蹈和各種儀式中,為歷代所重視。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專職鼓手。比如周朝有鼓手管鼓,漢代有鼓官,漢唐有宣傳部,宋代有鼓院和鼓部,明清有鐘鼓部。

鼓的種類很多,有陶鼓、土鼓、皮鼓、銅鼓、腰鼓、羯鼓甚至大鼓。唐代以後,腰鼓廣泛流行。它的鼓的形狀像壹個圓筒,兩端稍薄,中間稍厚。兩頭都有蓋,有兩個環子。它用壹根帶子掛在腰上,每只手用壹根木槌擊打。腰鼓沒有固定的音高,聲音清脆,表現出各種歡快的場面。它是腰鼓隊的主要樂器。在我國,各民族使用不同形式的鼓,其演奏技法也多種多樣。

鼓的作用:古代的儀式和音樂都離不開鼓。到了周朝,制定了壹套鼓樂制度。鼓是八音之首,在音樂表演中起主導作用。鼓與舞蹈密切相關。語言學將舞蹈解釋為“壹種以節奏運動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舞蹈的美首先在於人體動作的節奏運動,鼓也有節奏的特點。

這種* * *性質恰恰是鼓與舞不解之緣的根本原因,以至於人們總是把鼓和舞放在壹起看,把鼓作為舞蹈的名稱,並由此創造出“鼓舞”、“隨鼓起舞”、“鼓舞士氣”、“歡欣鼓舞”等許多常見詞匯。

古代重視禮樂文化,君子可以通過這樣的音樂來修身養性,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鼓有報時和報警的功能。作為報時鼓,又叫“晨鼓”,經常放在城市的鼓樓上。比如北京鼓樓上的鼓,和鐘樓壹起成為元明清北京的時間中心,“暮鼓晨鐘”讓整個城市有秩序地跟隨。鼓樓二層有二十五面鼓,包括壹面大鼓和二十四面小鼓(代表壹年二十四個節氣)。

鼓樓敲鐘有壹定的規律。每晚七點,鼓打兩遍,* * *壹百零八聲。之後每天晚上打兩遍,壹百零八遍,直到五點(早上五點)打最後壹個“亮”鼓。打鼓也是有壹定節奏的。“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十八”的說法至今仍在民間流傳。鼓面直徑1.5米。每天晚上報時,鐘鼓樓上的鐘聲和鼓聲壹起響起,傳遍全城。

  • 上一篇:大夏與節氣文化的特點大夏節氣有哪些禁忌?
  • 下一篇:少林棍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