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壹根紅線穿過杯子和蓋子。在每壹片蓋子上貼壹片雙面膠,將杯子和蓋子粘在壹起。為了穩定美觀,包壹圈卡通膠帶紙在燈籠上刷漆。這時,燈籠因為潮濕而變得柔軟。趁機拉緊紅線,打個結,燈籠就成型了。
把吃剩的紙杯切成條狀,捆成壹束,做成燈籠。
染成紅色,串起來,用壹次性筷子穿上,做成燈籠。
中國燈籠,又稱燈籠,是漢族古老的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象征團圓的紅燈籠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前後懸掛,以營造節日氣氛。
後來,燈籠成了中國人民幸福的象征。經過歷代花燈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精湛的工藝。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看,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供人們欣賞的燈籠。
燈籠是壹種古老的燈具。早在公元前八世紀的唐朝,就有使用燈籠的原因記錄。中國秦漢以後就有燈籠了,紙燈籠可能是西漢發明的,東漢蔡倫改進的。元宵節看燈籠的習俗起源於漢初,但也有傳說唐朝皇帝在元宵節在商鞅宮點燃燈籠,慶祝國家和人民的和平,然後綁上燈籠,通過閃爍的燈光象征“彩龍吉祥,人民富裕”
國強”,打燈籠的習俗至今仍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壹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東漢皇帝劉莊提倡佛教。他聽說正月十五有佛門高僧觀舍利子,點燈籠拜佛,於是那天晚上所有的士紳和老百姓都掛燈籠。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朝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家富強、人民平安,人們紮上燈籠,用閃爍的燈光象征“彩龍吉祥、民富國強”,打燈籠的習俗從此廣為流傳。
關於打燈籠的起源,民間還有壹個有趣的說法。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到處都有許多兇猛的鳥獸傷害人和牲畜,所以人們組織起來打敗它們。壹只神鳥因迷路而墜落人間,卻被壹名毫無防備的獵人射殺。天帝知道後,非常生氣。他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燒地,燒毀所有的人和動物的財產。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看到百姓無辜受苦,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百姓。壹個聰明人想出了壹個辦法。他要求每個人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裝飾家居、放鞭炮、放煙花,讓天帝以為天兵天將放了火。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低頭壹看,發現連續三個晚上,世界都是紅色的,噪音震耳欲聾,以為是火的火焰。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現在開始,每家每戶都在正月十五掛燈籠來紀念這壹天。
還有壹種說法:清朝雍正年間,河北省有壹位老人。這個人很聰明,喜歡民間工藝,他有制作燈籠的技能。每年元旦,他都會制作幾對明亮的燈籠掛在家門口,為春節增添壹份祥和喜慶的氣氛,每年都會吸引鄰居們前來觀賞。有壹年,老人做了幾對燈籠在高城集上賣,正巧被在樞紐四處奔波的縣太爺看到,於是把燈籠都買了下來,掛在自己的宅邸裏看了壹整天。燈籠做工獨特,金碧輝煌,縣太爺視若珍寶,愛不釋手。今年又到了向皇帝進貢的時候了。縣太爺正在苦思要送什麽才能討好皇上。有人指示他送幾對燈籠去試試。縣太爺雖然有點不情願,但為了討好皇上,也只好放棄了。果然,皇帝壹眼就看中了,他很高興。他獎賞了槁城縣令,並把燈籠作為貢品。後來,這個紅燈籠被掛在宮殿內外的各處。河北燈籠被命名為鄧公作為貢品,成為皇宮的特殊物品。後來,人們把“宮”字改成了“宮”,成了“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