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爸爸的家庭教育去哪了?

爸爸的家庭教育去哪了?

同事s在辦公室興奮地聊著兒子這段時間的表現。我們都見過她的兒子,我們都知道他的優秀。這個男生是初中生,學習成績優秀,在班裏數壹數二,在年級裏也是最好的。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回家寫作業的那種,壹絲不茍,腳踏實地,寫完作業會主動復習預習。總之,所有對學生的贊美,對他來說都是恰如其分的。這個孩子壹直是他媽媽的驕傲!

凡事皆有因。

同事s已經無法照顧生病住院的老母親壹個月了。孩子完全由丈夫負責。但是,孩子壹直都是由媽媽照顧和監督的。孩子的壹舉壹動,壹顰壹笑,都在媽媽關切的眼神裏。爸爸只是孩子教育的副手和助手。這是現代中國常見的家庭教育模式。這位父親不擅長管理孩子。壹個月,孩子的行為變壞了。他不認真做作業。他專心打遊戲。從爸爸那裏拿到ipad的使用權。以前都是我媽保管封存,限時使用。老爸是粗線條,心思自然不夠縝密,先進行資質審查,再約法三章制定使用規則,最後規範設備回收。結果,缺乏自制力的孩子玩得很開心。當作業難以保質保量完成的時候,投機的想法就產生了——抄同學的作業。

從醫院回家後,細心的母親發現了兒子抄作業、敷衍了事的壞習慣。然後是批判教育,後來從口頭教育升級為動手教育。爸爸把兒子帶到另壹個房間,打了他壹巴掌。

同事S補充道:“這壹個月,我瘦了很多。兒子怕父親拿走平板電腦,把ipad藏在枕頭下。其中壹個不小心坐在上面了。這個損失還是有限的,最大的損失是我發現兒子的好習慣這麽容易就丟了。我花了十幾年時間幫兒子養成好習慣,他爸爸照顧孩子壹個月就壞了。唉……”

幾天過去了,同事S的導師事件依然縈繞在我心頭。

我拔出我的匕首,我徒勞地向四周張望,我自己的父親,我孩子的父親,都是像我同事S的丈夫壹樣的父親。十有八九,這樣的父親在我的親戚朋友同事鄰居中也很常見。這些父親大多保留了傳統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他們的主要功能是上班掙錢,周轉資金養家。至於孩子,孩子總是在媽媽的照顧下。最多是被動參與管理,被媽媽安排做司機或者參加家長會或者陪孩子玩。主動陪伴孩子,主動教導父親,是壹種稀缺資源。即使今天的現實是,大部分女性已經步入社會,她們還要工作賺錢,還要照顧家庭、丈夫和孩子。父親們習慣做切割的店主。甚至很多都習慣了被老婆照顧。難道妳沒看到,母親才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沒看到家長微信群裏反應最大的老師是媽媽;妳沒註意到,擔心孩子成長的是媽媽嗎?

我苦澀地想:怪不得《爸爸去哪兒》都拍了好幾季了,還這麽火。是時候全民問“爸爸去哪兒了?”是時候全民調查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和父愛的缺失了。

  • 上一篇:定制壹輛車壹般需要多長時間?
  • 下一篇:這個年輕人建造了自己的木制別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