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有折柳進門的習俗嗎?
維生素寒食節的象征,原本是為了懷念介子推對政治清明的追求。早在南北朝時期,《荊楚年譜》中就有“江淮與蘇州之間寒食日家家斷柳”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至今仍流行佩戴芥花花、佩戴麥葉代替柳枝。據各地史書記載,有“柳枝插墳”、“柳枝折標到戶”、“柳枝插眠竈檐”、“戴頭或系帶”、“瓶儲獻佛神”、“柳枝插門”之說,民間因此有“清明(寒食)不穿柳,美人化白頭”之說。
寒食節折柳插門的寓意
作為維生素寒食節的象征,柳枝原本是為了懷念介之推對政治清明的追求,所以也成為了高風亮節的代名詞。早在南北朝時期,《荊楚紀年》中就有“江淮與蘇州之間寒食節,家家斷柳”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至今還流行芥菜花紀念介子推。因為寒食節臨近清明節,寒食節的很多民俗也被用在了清明節,比如插柳。此外,如果柳條能插在已故祖先的墳墓前,也意味著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會帶來更好的財運。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介子推
寒食節的由來: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亡他國,流亡19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跟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削股”。重耳努力成為壹代著名的君主“晉文公”。但介子推無利,隨母退隱綿山。
晉文公下令釋放火燒山,以迫使他滿足對方,但介子推決心不出來的山,最終被燒死。晉文公記住了他的忠義,把他葬在綿山,建了壹座神龕,建了壹座寺廟,並下令在介休之日禁止寒食,以表達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寒食節已經悄然並入清明節,以介子推為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沈入了歷史的長河。而冷食所代表的人民對忠誠、正直、政治清明的贊美,千百年來都是如此。
寒食節與清明節的關系
在古代,“清明節”和“寒食節”的關系是:清明節的前壹天是“寒食節”,現在在習俗上已經合二為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