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樂調來區分,分為:風 、雅、 頌。
《詩經》中的詩當初都是作為配樂的歌詞出現的,按當初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
1、“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包括了當時個十五諸侯國的民歌民謠,***160篇,占詩經壹半以上。“風”多描繪下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內容顯得活潑,生活氣息更濃,如開篇《關雎》寫初涉愛河的青年。
2、“雅”是正聲雅樂,是正統的宮廷樂歌。“雅”分為“大雅”和“小雅”,***有105篇。“大雅”是用於隆重盛大宴會的典禮;“小雅”則是用於壹般宴會的典禮。
3、“頌”是祭祀樂歌,用於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贊頌神明,現存***四十篇。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於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壹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後,為緩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鬥爭,變奴隸制為農奴制。
正如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所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殷周間的三大變革,自其表而言之,不過壹家壹姓之興亡,與都邑之轉移。自其裏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西周較之殷商,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百度百科-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