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啟動和初步篩選:
1967年5月23日,為應對世界範圍內瘧疾的嚴峻挑戰,特別是瘧原蟲對奎寧類藥物的耐藥性,我國啟動了“523工程”,集中全國科技力量,共同研發抗瘧藥新藥。
屠呦呦在1969加入項目。作為中醫研究所的研究負責人,他開始帶領研究團隊從醫書、本草、方藥記錄和名老中醫經驗中收集和篩選可能具有抗瘧作用的方劑。通過努力,研究小組收集了2000多種處方,並選擇了200多種進行深入研究。
實驗和發現:
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從篩選的方藥中中提取了380多種提取物,並在小鼠身上測試了它們的抗瘧疾效果。初步發現黃花蒿提取物有壹定的抗瘧作用,但實驗結果不穩定。
屠呦呦團隊深入檢索文獻,受到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的啟發。提取方法由加熱提取改為低溫提取,提高了抗瘧效果。
1971年,屠呦呦課題組在低沸點實驗中發現了具有191倍抗瘧作用的青蒿提取物。
純化和臨床試驗:
從65438到0972,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成功地從黃花蒿提取物中提取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並將其命名為青蒿素。
1973年秋,中醫研究院派人到海南瘧區開展青蒿素單體臨床試驗,觀察其臨床療效。
屠呦呦和他的同事們還自告奮勇地證實了青蒿提取物對人體的安全性。
後續研究和國際認可:
屠呦呦團隊進壹步研發出臨床抗瘧療效更高、復發率更低的新藥雙氫青蒿素,並於1992獲得國家壹類新藥證書。
隨著青蒿素的發現和研究,屠呦呦獲得了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因在中國的科學研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
在整個過程中,屠呦呦和她的團隊面臨了許多挑戰和困難,但憑借不懈的努力和科學探索精神,最終取得了這壹劃時代的成就,為人類的抗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