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皮影戲形成規模,大致分為南路和北路。南路皮影戲是晉南皮影戲,以新疆、曲沃、臨汾、運城為代表。北路皮影戲是晉中皮影戲,以廣陵、靈丘、代縣、渾源為代表。
南路皮影戲受陜西皮影戲學校中東路學校的影響。皮影戲作品小巧玲瓏,高約33厘米,雕刻精美,裝飾性強,色彩簡潔。北路皮影戲,受北京西洋皮影戲影響,造型略胖,雕刻細致精細,色彩鮮艷。早期的皮影戲用紙糊舞臺,後來改為紗蒙舞臺。
晉中地區有很多皮影戲俱樂部。以孝道為主,在汾陽、文水、交城、太原、榆次、祁縣、太谷、平遙、介休、靈石、隰縣、交口、沁源等地廣為流傳,並定居下來。
許多大公司和大家族出於他們吉祥的意圖和愛提供皮影戲班。有些是壹班的,有些是二班的,有些是三班的。
在晉南,宛宛強電影發源於曲沃,先後流傳到平陽、周浦、揭州等地。每次有婚禮或葬禮,有男孩出生,他們都會花錢買壹部皮影戲。有的富裕家庭,連大牲畜都下了駒,請皮影戲兩天,以示祝賀。好像不這麽做就會覺得不開心,漸漸成了壹種民俗。
南北路的皮影戲班是半農半藝的臨時組織。農忙時種田,閑時唱歌。在人員配備上,都是“七緊八慢九慢”的團隊,也就是說只要有七個人,雖然緊張,也能勉強開演。如果有八個人,九個人會更富有。
但在活動形式上,南北皮影戲是有區別的。南路皮影戲班內容簡單,只演皮影戲。但晉中皮影戲班是用皮和木頭同臺,晝夜不壹。白天,木偶戲以晉劇的形式表演,晚上,皮腔或宛宛腔表演皮影戲。
由於南北路的皮影戲活動形式不同,對表演設施的要求也不同。最早的時候,皮影戲沒有固定的場所,都是臨時的。唱完戲拆了,再唱壹遍。
在晉南有“七長八短”的說法,即七長八短的椽子可以搭建壹個皮影戲舞臺,很簡單。
而在晉中地區,皮影戲和木偶同臺演出,舞臺太小,搬不動。因此,它不僅要求音域寬廣,而且要求有前舞臺和後舞臺,前舞臺和後舞臺之間往往用葦席隔開,分為皮影戲舞臺和皮木舞臺。最大的舞臺20平米左右,最小的舞臺只有10平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