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形頭骨:商代,高21.5cm,長24cm,1976年靈石縣境界村出土。前面是寬闊的水流,底部是高高的圓腳。蓋子前端呈龍頭狀,與上翹的壺嘴扣合形成頸部。高浮雕角厚,耳朵尖,眉毛突出,脖子從門邊上升到蓋中間。封面背面是壹張耳朵高聳的動物臉;風琴腹部的前、左、右兩側從門邊開始,依次為獸頭形狀。雲雷紋在封面中襯托出兩個動物頭像,動物面部的主紋理由三片葉子和邊緣組成,作為中軸。口下緣飾擡頭卷尾的龍紋,圈足飾鳳紋,均襯雲雷紋。商代晚期的精美青銅器。
貓頭鷹:商代晚期,高19.7厘米,長12厘米,短8.6厘米。1956年石樓縣出土。酒容器的形狀像兩只背對背站立的貓頭鷹。蓋雙頭,環眼,尖喙,彎眉。封面中央設置四個方柱按鈕,飾以雷紋。腹部雙排扣,口稍收窄,腹部飾有卷曲的翅膀。身體下面有四只爪子,彼此相對。捂著腹部,兩只貓頭鷹昂首挺立。
彩繪龍蟠:新石器時代,直徑40.5厘米,高8.8厘米,1984襄汾縣陶寺遺址出土。渾黃陶器,敞口,折腹,平底。內壁磨光,繪棕陶,紅白相間繪龍紋。頭在外圈,眼睛圓圓的,頭的兩邊凸出來像耳朵和鰭,嘴巴張開露出牙齒,吐出長長的字母像麥穗。身體向內卷,尾巴在盤底中央,全身飾以雙排鱗片。是廟底溝二期文物。
彩陶罐:新石器時代,高45厘米,直徑35厘米,腹徑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芮城縣金勝莊村出土。表面磨光的泥紅色陶器。小口、圓唇、短頸、寬肩、上腹突出、小腹內收、小平底,上腹以黑色塗畫的弧線和圓點組成的花卉圖案。車身巨大,造型完好。它是仰韶溝式文化寺廟的典型遺跡。
龍紋玉環:西周,直徑15.6厘米,孔徑6.8厘米。1993年曲沃縣趙蓓村金猴墓地63號墓出土。兩面相同,刻有兩條盤繞的龍的圖案。雙龍在渦線和卷雲雲紋之間追逐。雙龍之間的空間刻有卷雲。裝飾圖案都是用雙鉤技術雕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