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年三十,大人們就忙著包餃子了。我們呢,嘿嘿,我們要去買鞭炮玩,買來的壹串壹串的鞭炮要壹個壹個的把它拆下來,然後,嘿嘿,來到別人家的門口,左看看,沒人;右看看,也沒人,把鞭炮放在地上,再把香悄悄地放在鞭炮前,“快跑啊。”咻—,嘣——。跑出好遠後回頭壹看,原來放鞭炮的地方只剩下壹片壹片的紅紙片了。“哇,不好有人出來了,大家按原計劃路線分散跑,五分鐘後集合。”壹上午的時間,就在我們的惡作劇下度過了。
下午,我們男生要隨大人們去上墳了,哎。。。受苦的總是小孩啊,不是拿著燒紙、鞭炮和白酒就是扛著掛鞭炮的桿子。原本滿臉笑容的臉上頓時變成了苦瓜,囧啊。壹路無話,不對,壹路有話,而且還都是問我學習成績的,不知道怎麽回答啊,大過年的,又不能說謊話,說實話吧,又太失面子,矛盾啊。。。壹會兒,我們來到了俗話稱為“坡”的地方(其實就是田野),然後大人們估摸壹下老祖宗的棺材大概埋在什麽地方,然後呢,放燒紙、香點上火,壹個字,燒!!比我大幾歲的叔叔們把自己制作的爆仗放在比較遠的地方點燃,“嘣”的壹聲,連地上的燒紙都被嚇了壹跳。因為我家人口太多,上壹次墳要走七八裏路累得很啊。
到了晚上,壹家人坐在壹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聽薩頂頂的《萬物生》;黃宏的《荊柯刺秦》;猜劉謙魔術的奧秘….到了午夜十二點,要吃餃子了,耐性子,陪老爸放完鞭炮後我便迫不及待的跑到鍋竈邊上去了,壹邊看著鍋裏的餃子,壹邊問奶奶已經不知多少遍了的問題“這餃子怎麽還不熟啊。”奶奶總是笑瞇瞇的回答我的問題:“好了好了這就好了。”可我的心思全在那餃子上了,本來全部都沈在鍋底的元寶,隨著水溫的升高壹個壹個有順序的浮到水面,在水面打著轉,不壹會餃子終於出鍋了,看著這壹個個餃子,還真有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口裏怕化了的感覺。吃餃子時要先咬開個小口,然後放到壹邊,在咬另壹個如此循環直到咬完最後壹個餃子後,在按先後順序把咬完的餃子吃掉。在吃過年的餃子時,有壹種飄飄然的感覺,啊。。。到底是過年的餃子啊。
大年初壹,我壹馬當先,爭先恐後的去親戚家拜年,“過年好,過年好。”說完這幾句,大人們自然就把money拿出來啦。嘻嘻,每從壹家出來,腰包裏都鼓鼓的,拜完年後,就和小夥伴們躲在壹個角落裏比比誰的錢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人生中能見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