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化療的應用
目前,化療的臨床應用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1.全身誘導化療多用於晚期或播散性腫瘤。除了化療,通常沒有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往往在治療初期采用化療來達到緩解。
2.輔助化療是指在有效的局部治療(手術或放療)後,為了防止復發和轉移,對可能的微小轉移竈進行化療。
3.新輔助化療是指對日常局部治療(手術或放療)治療的局限性腫瘤,在手術或放療前使用化療。現已證明,它可以縮小肛管癌、膀胱癌、乳腺癌、喉癌、胃肉瘤和軟組織肉瘤的手術範圍。
4.特殊途徑化療
(1)腔內化療:對於癌性積液的治療,包括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心包積液,比如我科胸腔內註射絲裂黴素。
(2)鞘內註射:常用於治療腦膜白血病、淋巴瘤或其他實體瘤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3)動脈灌註化療:經導管動脈灌註化療可用於治療頭頸部腫瘤、顱內腫瘤、肺癌、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如我科患者的股動脈灌註化療。
(2)化療藥物的分類和代表藥物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抗癌藥可分為六大類:烷化劑、抗代謝藥、抗生素、植物藥、激素和其他。
1.各種烷化劑,如環磷酰胺(CTX)、異環磷酰胺(IFO)、順鉑等。
2.抗代謝藥物,如甲氨蝶呤(MTX)和氟尿嘧啶(5-Fu)。
3.抗腫瘤抗生素,如絲裂黴素(MMC)和阿黴素(ADM)。
4.抗腫瘤植物成分,如長春新堿(VCR)、長春新堿(VDS)、依托泊苷(VP-16)、香菇多糖和wittmann VM-26。
5.醋酸甲羥孕酮和醋酸甲地孕酮等抗腫瘤激素。
6.其他抗腫瘤藥物和輔助藥物,如順鉑(DDP)、卡鉑(CBP)、幹擾素和美司鈉。
(C)化療藥物和細胞增殖周期的類型
1.細胞周期特異性或階段特異性藥物。這些藥物只能選擇性地殺死增殖周期中某壹階段的細胞。它們只殺死某壹階段的細胞,所以作用較弱,單獨使用時很難達到更徹底的殺傷。常用的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有:長春新堿、長春酰胺、依托泊苷、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
2.環狀非特異性藥物。這些藥物可以殺死處於各種增殖狀態的細胞,包括靜止期。常用的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有阿黴素、環磷酰胺、異環磷酰胺和卡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