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常見魚的初加工方法是什麽?

常見魚的初加工方法是什麽?

魚料的初加工必須經過宰殺、去鱗、挖鰓、去殼、剖腹去內臟、清洗、去骨、分級等工序。

較大的魚應該從背部剖開,切成塊。500 ~ 1000克魚要從腹部切口取出內臟,整魚煮熟。小魚按不同種類進行初步加工。

以下是各種常見魚類的初步加工方法:(1)鱖魚:口大鱗小,魚體有斑點,肉質細嫩鮮美,是淡水魚中的上品。整理方法有去鱗、去鰓、切鰭、剖腹、洗凈,適用於制作清蒸桂魚、五柳桂魚、幹炒桂魚等。,也可以切丁、切絲、切片烹飪。

(2)黑鯡魚:是優良的魚種之壹。整理方法與鱖魚相同,魚白厚,肉質鮮嫩,適合各種烹調方法。

(3)白魚:魚體長,白嫩,左右扁平。整理方法和鱖魚壹樣,適合做魚丸或鹽燜。

(4)鯿魚:頭小,魚體扁寬,鱗色亞白色,肉質與白魚相同,整理方法與鱖魚相同。適應多種烹飪方式。

(5)鯉魚:整理方法同鱖魚,母鯉魚要留魚卵。因為魚有點厚,適合熏肉,紅燒或者黃燜,不適合制作,切丁,切絲,丸子。

(6)鯽魚:每年2-4月和8-65438+2月最胖。剖腹需要留魚卵,配合魚白就是魚內臟。用魚內臟煮的豆腐便宜又好吃。鯽魚的排列方式和鱖魚壹樣,但是鯽魚的胸鰭旁邊有壹層硬鱗,氣味很重,必須去除。

(7)竿魚:體長圓形,色白,肉厚,比白魚稍嫩。整理方法和桂魚壹樣。

(8)草魚:又名鯧魚,夏秋兩季最肥,口小,體圓。處理方法和鱖魚壹樣。適合做紅燒魚、紅燒魚,活魚可以蒸。

(9)鱅魚:又名胖乎乎的魚,俗稱公魚。頭大腹寬,腰肉厚,體色黑,肉刺易分。適合蒸、燜,不適合幹煎。鱅魚的頭很嫩,可以白蒸白煮。

(10)鰱魚:小鰱魚較瘦,多刺,用較大的魚燉、燜、蒸比較好。

(11)黃鱔:又叫黃鱔,黃黑色,體呈圓柱形,只有壹根粗骨。整理方法是將黃鱔打暈的頭釘在小木板上,左手將魚拉直,右手用刀拉頸,將尾部的骨頭去掉,這樣就可以把鱔魚片煮熟了。較大的鰻魚可以被去內臟和去骨,所以它們應該像鰻魚苗壹樣烹飪。將鱔魚放入盛有冷水的鍋中,煮至魚嘴張開後取出。筷子切成刀形,從頸到尾切開,去骨成兩截,用刀切成細絲,熟成鱔魚糊。死鰻魚有毒,不能食用。

(12)甲魚:又名水魚、圓魚。這種魚是圓形的,有堅硬的外殼,沒有刺。整理方法是將甲魚肚子朝上放在案板上,用左手中指迅速將魚頭托出,右手用刀切開頸部,放血後用八成開水焯壹下,刮掉糙皮,煮至五成熟,開蓋,剖腹取出內臟,蒸熟紅燒。

(13)泥鰍魚:可做成幹炒泥鰍魚、燉泥鰍魚、泥鰍魚湯、臘肉冬瓜燉泥鰍魚等。泥鰍壹般不需要針刺。做泥鰍湯,要去頭去尾,把骨頭和刺剖開。

(14)鮮烏賊:又名魷魚。舟山群島是中國最豐富的軟體動物,頭部有8條觸須和2條須。雄烏賊背寬,有斑點,雌烏賊背黑,所以雌烏賊的質量好。初步處理是挖出眼睛,去掉糞袋和骨頭,保留烏賊卵和魚膠。宜燉墨魚,炒墨魚絲。

(15)鮮帶魚:體光滑扁平,色澤銀白色。青島、煙臺、山海關最好。初步處理是用稻草或煤灰擦去魚身上的鱗片,剖腹切去內臟,切去頭、尾、須。可以紅燒帶魚,糖醋帶魚。

(16)黃魚:有大黃魚和小黃魚兩種。大黃魚稍大,小黃魚較小。初步處理是挖鰓,然後從魚嘴插入兩尺長的筷子,將內臟搗碎取出。可做松鼠黃魚、紅燒黃魚。

(17)螃蟹:有海蟹和河蟹兩種。加工方法取決於烹飪需要。比如全蟹蒸的話,需要用繩子綁起來,放在籠子裏蒸,避免爬斷腳。如果取蟹黃,直接蒸,不用繩子綁。醉蟹不適合吃。

(18)魚丸:選擇肉厚、質嫩、刺少、骨少、吃水多的魚種,如竿魚、白魚,其次是青魚、草魚。操作方法是將魚去骨、刺、皮,用刀背將魚錘成茸狀,加入適量的水和鹽,攪拌均勻,用手擠壓成魚丸,可浮於水面。

  • 上一篇:《重啟之極海聽雷2》為什麽劉喪承認自己是奸細?有什麽目的?
  • 下一篇:14春節聯歡晚會(歡樂的舞臺盛宴)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