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門畫。據《山海經》記載,李世民生病時,經常在夢裏聽到鬼哭神嚎的聲音,晚上睡不著覺。這時,兩位將軍,秦和尉遲恭,自告奮勇地站在門的兩邊。結果,宮殿是安全的。李世民認為這兩位將軍太硬了,覺得很遺憾,於是他命令畫家把他們威武的形象畫在門上,這就是所謂的“門神”。
2.春聯。它由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根據《淮南子》,桃字(即桃梗)是由桃木雕刻而成的。上面刻著毀滅幸福的咒語,年年都在變。五代以後的蜀國皇帝孟嘗君,春節時突發奇想,讓人把桃樹切片。他在上面寫了壹副對聯:“新年歡迎來到余慶,在長春慶祝節日”。這是中國最早的春聯。
3.新年快樂。據《明代陸容園雜記》記載,迎接新年的習俗最早於明代在京都實行。和官員打交道,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拜對方,而百姓拜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清代,春節時流行送“拜盒”,即把新年賀卡裝在精致漂亮的裝飾盒裏送給親朋好友,以示莊重。在今天的中國,“拜年”已經成為壹種傳統習俗。親愛的朋友和同事互相拜訪,互致問候。
4.壓歲錢。在春節期間給孩子們壹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裏都是長輩對晚輩的祈福。在中國,有壹些關於壓歲錢起源的流行故事。比如古時候有壹個黑手白身的惡魔叫“崇”,每年除夕都出來禍害小孩子。於是人們點燈熬通宵,把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頭上辟邪。這就是所謂的“護特”、“抑特”,也就是後來的“護老”、“抑老”。
春節的起源
古代有壹種叫“年”的怪物,是壹種狗的身體形象。每次都是農歷大年三十,出來搗亂。很多人深受其害,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都非常害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後來發現,年害怕鞭炮爆炸時的聲音,所以每次它出來時,人們都燃放鞭炮來嚇唬它,並告訴它不要下山傷害人。因此,人們可以安全地度過這段時間,因此這段時間被稱為“中國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