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建水傳統文化

建水傳統文化

“歷史文化名城”是指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其概念於1982年2月正式提出,主要是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跡不受破壞。

截至2018年5月2日,國務院已將135座城市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並對其文物給予特殊保護。

雲南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風光。截至目前,共有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會澤六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中,素有“文學名鄉”、“滇南鄒魯”之稱的建水縣,因其豐富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人文景觀,分別於6月1994和6月1被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建水縣,壹個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北岸的邊陲小城,是雲南最早開發的地區之壹,壹度成為雲南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交通樞紐。

如果妳想追溯它的歷史,妳可以把指針設定在1000多年前。早在舊石器時代,建水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唐朝時,南詔在此建城,中文翻譯為“建水”,隸屬通海都督府。宋代屬秀山縣阿北部,元代設建水郡,明代稱臨安郡。清代,水州重建為建水郡。

自唐元(公元806-820年)建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建水交通便利。蒙包修鐵路連接滇越鐵路、省會昆明、河口,通往越南首都河內。

漢唐時期,有壹條從雲南到嬌嬌的重要通道叫“通海成路”,是與通往屍毒的“博南古道”並存的又壹條南方絲綢之路,是這條古道的關鍵點建水。

雖然今天的建水只是壹個小縣,但是明朝的臨安府,也就是現在的建水,掌管著六州五縣九長官司。古書記載“南接腳趾,北接澄江,西接楚雄”,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紅河州、玉溪州、文山州的大部分地區。

早在唐代,建水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要道。壹直以來都很富裕,就像大理壹樣,被譽為“黃金臨安”。

清代曾參與雲南政事的謝在《雲南略》壹書中記載,臨安之繁華在雲南中部。俗話說“臨安有金,大理有銀”,說的就是寬容。有山川,有植物,有魚螺,有銅錫礦,到處都是商人。可見臨安在當時已經是壹片富庶之地了。

建水土地遼闊,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被譽為“糧蔗之鄉”。

這裏文風盛行,有“文學名邦”、“滇南鄒魯”的美譽。

建水縣境內有元初修建的文廟,明代修建的學政考棚、州學、書院、官學,成為當時滇南的最高學府,學風繁榮,聲譽日隆。

建水在南方絲綢之路的背景下緩慢發展,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形成了漢族文化和邊疆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壹體文化。

建水是壹個多民族聚居的縣,主要居住著漢族、彜族、回族、哈尼族、傣族和苗族。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族人民在發展建水的同時,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風俗習慣。

不同民族的住房、衣著、待客、婚姻都是獨壹無二的。插秧、煙盒舞、串串村等傳統習俗,以及庫紮紮、薩特勒、阿瑪多、火把節、采花山等傳統節日,令人神往。

“千年臨安古城”和“千年建水紫陶”是建水的兩張名片。

建水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南詔時期修建了壹座土墻,明洪武二十年(1387)擴建為磚墻。

雖然經歷了很多戰爭和地震,但是已經600多年了。東門的朝陽樓和市內的許多古建築仍然保存完好。

朝陽大廈的夜晚

由於縣內文物古跡薈萃,景點眾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建水城內外留下了許多充滿濃厚文化積澱的建築。

有100多座具有元明清建築特色的寺廟、廟宇、塔、樓、橋、屋。這些歷經滄桑、古跡斑駁的瑰寶,閃耀著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光輝。

建水,壹座歷史創造的名城,是壹個讓人來了就想留下的地方。

  • 上一篇:平安易貸不靠譜。
  • 下一篇:壹套釀酒設備多少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