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江蘇南靖人。1947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廈門大學),1949隨父母移居香港,次年赴臺就讀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1953年與秦子豪、鐘鼎文創辦“藍星”詩社。後赴美國深造,獲得愛荷華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回到臺灣後,他成為了師大、成大、臺大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余光中是壹個復雜多變的詩人,他的變化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30多年來臺省整個詩壇的壹個趨勢,即先西化後回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爭和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爭中,余光中的詩歌理論和創作表現出強烈的鼓吹西化、忽視讀者和脫離實際的傾向。正如他自己所說,“少年時,筆尖沾了希頓·淩克的余波,或是泰晤士河的河水。釀酒業無非是1842年的酒。”20世紀80年代以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對他的創作的重要性,他把他的詩歌之筆伸回了那個大陸,寫下了許多充滿感情的思鄉詩。他對鄉土文學的態度由反對到親近,呈現出明顯的由西向東回歸的軌跡,因此被臺灣省詩壇稱為“浪子”。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看,余光中是壹位“藝術的雜性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壹致。總的來說,他的詩歌風格因題材而異。表達意誌和理想的詩歌壹般氣勢磅礴,鏗鏘有力,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壹般細膩柔和。著有《周子挽歌》、《藍色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余種詩歌。
寫作背景
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遷居滬渝。
22歲時,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省,考入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
盡管余光中主修外語,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和翻譯方面著述頗豐,其中詩歌成就最為突出。人們評價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手法多變,融傳統與現代筆法、中國與西方於壹體。因此,他被認為是臺灣現代主義的“十大詩人”之壹。
1971年,二十多年沒回大陸的余光中想家了,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寫了壹首詩。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沈吟良久。這就是後來海外遊子唱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