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認知模式是當代道德教育理論中最流行、最占主導地位的道德教育理論。它由瑞士學者皮亞傑提出,並由美國學者科爾伯格進壹步深化。該模型假設人的道德判斷是按照壹定的階段和順序由低到高不斷發展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行為的發生。
認知模式的特點是:第壹,提出了以正義發展為主線的道德教育發展階段理論;二是構建更加科學的道德發展觀,提出智力與道德判斷關系的總體觀;第三,通過實驗建立了全新的學校德育模式。
第二,理解模式
理解或學會關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由彼得?麥克費爾和他的同事。
理解模式的特點是:它有助於教師充分理解學生在解決具體的人際-社會問題時可能的反應;有助於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在解決具體的人際-社會問題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會關心;它提供了壹系列可能的反應,教師可以據此引導學生圍繞大家提出的行動路線進行講座或角色扮演話題。
第三,社會模仿模式
社會模仿模型主要由美國的班杜拉創立。該模型認為,人與環境是壹個互動體,人不僅能對刺激做出反應,還能對情境做出積極的解釋和行動。
社會模仿模型可以借鑒:在討論道德教育和行為形成時,社會學習理論的許多成果值得借鑒,對加強道德知識教育和行為習慣培養具有重要啟示;強調自我效能感,註重個體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強化。
第四,價值澄清模式
價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拉爾斯、海明、西蒙等人。這種模式側重於價值教育,試圖通過評價過程幫助人們減少價值困惑,促進統壹價值觀的形成。其目的是通過選擇、贊美和實踐的過程來增強理性的價值選擇。
價值澄清模式認為,人的價值觀不是壹種固定的觀點或永恒的真理,而是基於個人社會經驗的指南。所以,要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就必須根據這些價值觀經歷選擇、評價、行動的過程。
在課堂上,教師使用特別設計的方法和練習,通過創造壹個非威脅、非強迫和“軟”的對話環境,幫助學生應用現有的想法和行動,並闡明他們的價值觀。
動詞 (verb的縮寫)發展研制模型
認知發展德育模式的著名代表是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科爾伯格。他反對相對論的道德價值觀,主張建立普世的道德價值觀。道德判斷的重要假設:
①道德判斷的形式反映了個體道德判斷的水平。道德判斷在內容和形式上是不同的。所謂道德判斷內容,就是對道德問題的回答,比如“應該”還是“不應該”,“對”還是“錯”;所謂道德判斷形式,是指判斷的理由和解釋過程中涉及的推理方法。後者反映了個人的道德判斷水平。
②個體道德判斷的形式是不斷發展的。
他設計了測量青少年道德發展水平和階段的“困境故事法”,提出了著名的道德發展“三層次六階段”理論,即前習俗道德層次(階段1——懲罰與服從,階段2——個體工具性目的與交換)。
習慣道德層面(階段3——相互的人際期望、人際關系和人際協調,階段4——社會制度和良心維護);後習俗道德層面(階段5——至高無上的權力、社會契約或效用,階段6——普遍的倫理原則)。
百度百科-德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