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加強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是傳播和學習科學文化和傳統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要場所和課堂。青少年的父母應當加強法律知識、道德教育知識和育兒知識的學習。父母用自律的思想和行動影響孩子,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父母的素質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心理素質。關註孩子在社會上的不良影響,在關註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更關註孩子的思想道德修養。
(2)社會是保障,政府要為人們創造更寬松的就業機會,避免失業青少年的無序流動。
據調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都是無業遊民,整天遊手好閑,沒有生活來源,所以必然會去偷去搶。因此,在擴大就業機會的同時,應加強地區間就業信息的溝通和協調,政府有關部門應對農民工流動進行調配和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避免農民工盲目無序流動。
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作用,加強法制教育。
學校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法律和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開設第二課堂,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納入德育課,並認真考核。組織青少年參加壹些社會實踐,開闊視野,豐富生活。做到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相統壹,以學生喜歡的形象、生動、逼真的方式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貼近青少年實際,講求科學,避免政治道德教育形式化,體現青少年學生頭腦中正確的是非觀,積極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使正氣成為健康心理的支柱。通過各種心理活動情景和模擬實踐訓練,增強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提高他們抵禦挫折的能力。
(四)建立心理咨詢機構
專家和心理學家對青少年的心理狀況進行專門的系統調查,掌握他們的現狀,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對策,為預防犯罪和犯罪預測提供實踐依據,對青少年的心理教育起到指導和幫助作用。
(五)加強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建設,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據研究,人類的發展和智慧是由自身和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構起來的。所以青少年的周圍環境對他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以鄉鎮和社區(特別是農村)為依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營造清新、整潔、文明、充滿活力的環境。經常邀請有關部門學習本轄區人民群眾的普法等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
(六)政法部門要嚴厲打擊危害青少年成長的各種犯罪,同時做好違法犯罪青少年的轉化工作。
政法部門要嚴厲打擊各種社會醜惡現象,維護社會穩定,加強社會綜合治理,確保青少年有壹個和諧健康的生存成長空間,加強和做好未成年犯服刑期滿回歸社會後的改造和工作。政法部門會同文化、教育、衛生等部門,同時對預防青少年犯罪、心理問題和青少年問題進行指導教育,組織有關人員聽課、講課。特別是政法部門要加大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力度,對學校周邊各種場所和各種影視、網吧進行清理整頓,讓青少年遠離暴力和低俗文化,為青少年創造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