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惠東客家新年習俗

惠東客家新年習俗

農歷新年的最後壹天叫“除夕”,客家人也叫“除夕”。正月初壹,即農歷年的第壹天,俗稱大年初壹,與初二、初三並稱春節。客家新年包括春節,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

從新年開始到除夕,客家家庭收起農具,忙著去集市置辦年貨。家家戶戶開始做糯米蜜餞,炒糯米蜜餞,做糖飯泡,做面條,做燒餅等糕點迎接新年。其中壹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讓家庭煥然壹新。

臘月二十四是“小年”,年夜飯豐富。飯後祭竈,賜“竈神”稱為“偷心日”,大多數客家人在這壹天“破土”,不必請風水先生看方向和時機,就像冬天的至日壹樣。

“除夕夜”也叫“新年夜”。這壹天,每家每戶都貼上春聯,在門楣和窗戶上貼上紅色的紙條。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宰殺雞鴨。去祠堂祭祖,意味著逢年過節不會忘記祖先的恩情。除夕那天,我們很早就吃年夜飯,壹般是下午四五點開始,壹直吃到晚上。我們吃團圓飯,喝酒慶祝我們的年夜飯,慶祝孩子們的成長和老人的年夜飯。晚飯後,祭拜廚房竈臺迎接竈神,然後全家人就開始打掃餐廳,洗碗洗筷。所有的餐具都要用開水燙壹下,去除油腥味,俗稱“幹凈齋戒”。然後,大人們拿出新衣服,讓全家人穿上節日服裝。家裏大大小小的房間都點著燈,正廳或飯廳的炭爐或火盆要燒最大的樹兜,叫餵豬,委托養來年的大肥豬,五谷豐登。大人給孩子紅包讓孩子活下去,告訴孩子要聽話,好好學習。人再大壹歲就該懂事了,壹家人會圍坐在火爐旁,回顧舊年展望來年,徹夜不眠。

在正月初壹的午夜,人們爭相燒香放炮迎接新年,這被稱為“搶春”,認為妳起床越早,今年的祝福就會越好。居士掀起開門器,往“吉利”方向走,叫“行”。早上穿新衣,先拜祖先,後拜長輩,說“恭喜發財”。男人帶著小男孩用籃子準備茶、酒、魚,用於祭祀大眾和龍神;孩子們邀請大家壹起趕著牛進山,壹路放鞭炮送,叫做“送春牛”。素食早餐(贛縣王母渡地區全天吃素)意為健康飲食壹年,意在避災保健康。在那壹天,大人和小孩玩壹整天,但是不允許他們走出家門。尤其是不允許小孩坐在別人家門口臺階上,女人們在太陽下或者自家天井裏打毛線,拿鞋底、鞋墊,休閑聊天。男人打牌或者數豆子,小孩喜歡放鞭炮。整個村子非常熱鬧。第二年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拜年。新年第壹眼,就互道“恭喜發財”。舊社會,壹個大人帶著孩子過年。舊時,長輩給長輩下跪,長輩給孩子紅包,說壹些吉祥的祝願。壓歲錢的數量根據血緣關系和友誼的不同而不同,給多少也不同。宗教信徒比這壹天多。壹般家庭從初二開始準備“九龍盤”,裏面放入臘鴨、豬肝、香腸等小吃,並加入花生、瓜子、果盤招待客人,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公婆經常對我很好,吃酒蛋,吃滿滿壹碗。在這個節日裏,農村有許多娛樂活動,如大戲劇(在祠堂祠堂的舞臺上表演),唱采茶,打龍燈,獅子燈,鯉魚燈和打獅等。,從初二開始,壹直到正月十五晚上,然後高潮過後燈火闌珊。

  • 上一篇:慶陽香包——黃土高原的文化象征
  • 下一篇:Tik Tok十首最好聽的古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