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戲劇的現狀

戲劇的現狀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天並稱世界三大古代戲曲。梅派,梅蘭芳的京劇體系,布萊希特的柏林劇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劇院,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並稱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而昆曲,另壹種戲劇,是世界文化遺產之壹。歷史和經驗可以充分說明中國戲劇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戲劇在中國社會應該是輝煌的,繁榮的。事實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戲劇在中國遭遇了“低谷”。壹年壹度的“梅花獎”、兩年壹度的“文華獎”、中國戲劇節、國際戲劇展令人目不暇接,但浮華背後隱藏著真正的危機,那就是觀眾群體數量銳減。在他們的心目中,中國的傳統戲劇已經過時,跟不上時代潮流,沒有什麽新意可言。

由於客觀原因,國家的大門逐漸向世界敞開,在經濟建設飛速騰飛的同時,也受到了諸多外來文化的沖擊。大片,美劇,日劇,韓劇,都在我們眼前。相比之下,中國傳統戲劇對演員的要求更高,劇本對文學性和藝術性的要求更高。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壹部劇的前期投入雖然不能超過普通電影,但投入產出比是遠遠落後的。還有壹點就是劇場戲劇對劇場的依賴,也正是因為是在這種相對狹小的空間裏演出,觀眾覆蓋面無法與以上兩種藝術形式相比。

主觀因素

戲劇家大多是在十年“浩劫”中培養出來的,當時中國只有八部戲,中國傳統戲劇的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自然學習演員學的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是最好的。話劇演員大多屬於壹個劇場,也就是壹個單位。大制作、大場面成為獲獎的必要條件。地方劇院寧願不在本地演出,也要去北京參賽。梅花獎、文華獎、金獅獎成了他們唯壹的目標,明顯脫離了戲劇的意義和劇作者的初衷。還有壹點,劇院的運營要靠國家撥款。

  • 上一篇:如何辨別好茶和壞茶
  • 下一篇:扇貝網箱養殖有哪些病蟲害,如何防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