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改革現行財政、稅收、投資、金融和貿易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企業創新;進壹步打破壟斷,促進各類企業競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輿論和政策氛圍。
搭建產業轉型發展公共平臺。政府要大力建設互聯互通網絡和各類公共平臺,包括國家(區域)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區域)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公共(區域)R&D平臺、產業(行業)技術服務平臺、技術轉移轉化服務平臺等。
采取切實措施鼓勵研究和開發。創新型國家研究與開發。d .資金的使用方式,將支持重點從生產轉向消費,從最終產品轉向基礎研究和競爭前發展活動;開展以用戶方(需求)為主導的項目申報模式,增強項目的示範性、針對性和市場拓展性。
改革金融支持體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發展適合中小科技創新活動的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進壹步改革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重視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大力加強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重視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應認真實施終身教育制度;在有條件的企業,應該恢復和建立新的學徒制度。
在全球範圍內招聘和使用人才。通過海外投資、並購發達經濟體企業,並以此為平臺,直接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鼓勵企業建立海外R&D中心,直接使用海外人才。
積極參與技術標準的制定過程。充分利用中國市場的巨大特點,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競爭,逐步掌握產品技術標準制定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