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是壹篇清新優美的散文。其構思巧妙,措辭獨特,內涵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在情理交融中,顯得引人入勝。其實在不知不覺中,人們已經被作者在其中所蘊含的意境和哲理深深打動了。它像壹首動人的歌,把生活的美好贊美得淋漓盡致。可以說,看了這篇文章,給了人們壹次對人生理解的洗禮。用簡單的話來說,它充滿了喜悅、關懷與和諧,儲存著憧憬、呼喚與懷念,充滿了善、孝與責任;字裏行間,真情流露,理性閃現,感情抒發。初讀,看到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再讀壹遍,體會生活的美好;讀到最後,我不禁突然覺得自己的生命增加了。
所附原文如下:
散步(莫懷戚)
我們走在田野裏: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媽媽不想出來,她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再往前走就覺得很累。我說,所以要多走走。母親令人信服地點點頭,然後去拿她的外套。她現在聽我說話,就像我小時候聽她說話壹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晚了,太晚了,有些老人堅持不住了。但是春天終於來了。我母親又熬過了壹個嚴冬。
在南方初春的這片田野裏,大片大片的新綠被隨意地鋪成,有的厚重,有的輕盈;樹上的綠芽也密密麻麻;地裏冬天的水也在冒泡。這壹切都讓人想起壹件事——生活。
我和我媽走在前面,老婆兒子走在後面。小家夥突然哭了,“前面有母子,後面有母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有了分歧:媽媽要走大路,路是暢通的;我兒子想走小路,很有意思。然而,壹切都取決於我。我媽年紀大了,聽慣了堅強的兒子。兒子還小,聽慣了高個子爸爸的話;我妻子怎麽辦?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壹瞬間,我感到責任重大。我想壹箭雙雕的辦法,卻找不到;我想拆散壹個家庭,壹分為二,各得其所,但我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和他在壹起很久了。我說,“走大路。”
但母親摸了摸孫子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我們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順著小路望去:有金黃色的花椰菜,兩排整齊的桑樹,盡頭是壹個波光粼粼的魚塘。“妳把我背到我走不動的地方。”媽媽對我說。
就這樣,我們朝著陽光下的菜花、桑樹、魚塘走去。在壹個地方,我蹲下來背我媽,我老婆蹲下來背我兒子。我媽雖然高,但是瘦,自然不重;雖然兒子很胖,但畢竟年紀小,天生就輕:但我和妻子走得很慢,很穩,很小心,仿佛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