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悠久的壹夫多妻制傳統。在古代,女人沒有權力,只是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這種現象在民國時期依然存在。雖然民國時期也喊過壹夫壹妻制的口號,但是民國很多有權有勢的名人都是妻妾。
尤其是那些軍閥,用槍收美女,頑固堅持“妻妾制”。比如“三無”將軍張宗昌,有24個妻妾。
張宗昌是奉系軍閥的首領。他有許多綽號。他的“三不知道”是“不知道有多少兵,不知道有多少錢,不知道有多少妾。”
張宗昌壹生有24個老婆,張宗昌也是壹頭霧水。這些嬪妃有時忘了姓氏,就用編號或地名來稱呼,比如住在奉天的“二十四妾”、“蘇州夫人”、“杭州夫人”,他也有壹些外國的小老婆,有白俄羅斯的,朝鮮的,日本的。張宗昌曾寫過壹首歪歪斜斜的詩:“不知多少女子有幾何。昨天,壹個孩子打電話給我爸爸。我想知道他媽媽是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婚姻法正式確立了壹夫壹妻制。原則上,群妻是違法的。很多人只能辭退那些小妾,只留下壹個老婆。
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所有的妃子都願意離開。在過去,大多數婦女沒有工作,不能自立。如果直接脫離家庭,他們幾乎無法生存。為了顧全大局,1953頒布的婚姻解釋規定,解放前妻子已形成壹夫多妻制的,婚姻法頒布後未提出離婚的,應當維持其婚姻關系!
當時女性有婚姻自主權。如果他們想離婚並獨立生活,他們可以離婚並解除婚姻關系。如果他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他們可以在原來的狀態下繼續生活在壹起。
但是,能娶小妾的都是有錢的資本家、地主、官僚。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鎮壓的對象。那些年輕的小妾失去身份,財產被沒收後,自然會提出離婚,趁著年輕趕緊找對象結婚。
在建國後的壹次次運動中,壹夫多妻的家庭被壓迫,那些小妾基本都被分開了。最後被要求只離開其中壹個,往往選擇和年輕的那個在壹起,有的和年長的那個離婚,以其他名義同居。
中國大陸的壹夫多妻制在文化大革命中完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