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兩本國外的新聞話語分析專著《作為話語的新聞》和《社會變遷》被翻譯到中國,引起了國內的敘事學熱。正是在這壹年,新聞敘事學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2003年,何春發表《關於新聞敘事學研究的思考》壹文;同年,黃挺在《軍事記者》上發表了《學習新聞敘事學》,並對新聞敘事學學科框架的構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敘事學和新聞學就像兩個不同中心的圓,沿著各自的軌跡運動,同時又有壹定的交集,產生復合反應。也就是說,兩個學科打破了原有內部結構的鏈條,打亂了理論層次,分散了知識的粒子,使之活躍起來,並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新的基礎理論層次。隨著邏輯的延伸,在多門學科的共同努力下,原有的相對穩定的因素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學科晶體。①
自2003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論文被用來分析和研究新聞理論和業務。2003年,尚世海從敘事文體學的角度發表了《新聞與文學》。2005年,、陳紅、何出版了《新聞敘事學序》、《新聞報道的敘事策略》、《電視民生新聞文本的敘事分析》。
也是在2005年,我國學者曾出版了專著《新聞敘事學》,完成了新聞敘事學在中國的初步建構。2006年,何春先生的《新聞敘事學》也在付梓出版。
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雖然提出了新聞敘事學的概念,但真正屬於新聞敘事學的理論並不多。大多數學者用敘事學的理論來分析和研究新聞。新聞敘事學專著的出版是新聞敘事學建立的重要裏程碑,但並不意味著新聞敘事學的建構已經完成。盡管學者們發表了許多關於新聞敘事學的論文,但他們對新聞敘事學的建設並沒有達成共識,對什麽是新聞敘事學、新聞敘事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範疇也存在分歧。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新聞敘事學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