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民宅沿襲了唐末分段築墻的傳統,基本上都保留有由高磚、後磚或土築的圍墻。墻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呈現流線型,翹角伸出宅外,形似馬鞍,俗稱馬鞍墻。墻只作為外圍,承重作用全在於柱。
在江南的建築中,大部分是呈90度角的直線構成階梯形的山墻,在福州很罕見,三坊七巷民居的馬鞍墻就是曲線形的馬鞍墻。壹般為兩側對稱,墻頭和翹角有泥塑的彩繪,形成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墻頭風貌。
在建築裝飾方面,三坊七巷最具特色的大概就是門窗扇上的雕飾了。普通居民的梁柱簡潔樸實,不加修飾,但是在門窗扇雕飾上卻煞費苦心。窗欞制作的精致,鑲嵌的木雕的華美,在其他地區是難以企及的。
窗飾有卡榫式圖案漏花的,有純木雕式窗扇的,也有兩者相間使用的,是江南藝術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窗中,工匠通過精心編排,構成不同的裝飾效果,分為直線型、曲線型和混合型。直線型卡榫式漏花疏密有致,曲線型富有動感,混合型則變化多端,並各自有其吉祥的寓意。
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也有浮雕,題材有飛禽走獸,也有人物花卉,窗扇雕飾有對稱式也有不對稱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進廂房的門窗隔扇上,就透雕了較復雜的瓶花圖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
滌環板上是淺浮雕的花開富貴。這些精美的花窗雕飾,充分顯示了福建民間工匠的高超技藝。
三坊七巷建築門的處理也極具特色,約有兩種。壹種是在前院墻的正中,由石框構成的與墻在同壹個平面上的矩形師門;另壹種則是兩側馬鞍墻夾著屋蓋形成較大的樓,像沈葆楨家宅等都采用的這種門樓。
街兩邊的三坊和七巷大多保持幽巷深宅風貌,成為人們心目中鬧中取靜的黃金地段,每天都吸引著人們前來駐足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