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漢武帝劉徹覺得日歷太亂,就命大臣公孫慶、司馬遷制定了壹個“陽歷”,規定農歷正月為元年,正月初壹為壹年的第壹天,這壹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壹直沿用公歷(農歷,又稱陰歷)至今,直到清朝末年,歷時2080年。春節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名字。先秦時期稱之為“去日”、“元日”、“改年”、“獻年”。在漢代,它又被稱為“三朝”、“歲旦”、“鄭丹”、“正日”。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陳元、元日、元首、隋朝。在唐、宋、元、明時期,稱為“元旦”、“元”、“元旦”、“新元”。在清朝,它壹直被稱為“元旦”或“元日”。1912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廢除舊歷,用公歷來標誌中華民國年。並決定以1912 65438+10月1為民國元年。壹月壹日叫元旦,但不叫元旦。但民間仍沿用舊歷,即夏歷,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壹)慶祝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不變。有鑒於此,1913年7月(民國二年),當時的北京政府作為內務總長向袁世凱總統提交了壹份關於四季放假的報告,稱:“我國每年慶祝四季放假是壹個老習俗,即應明確規定農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季,中秋節為秋季,冬季至日為冬季但袁世凱只批準正月初壹為春節,同意春節期間例行放假,次年執行(1914)。從此,夏歷的開始就被稱為“春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日歷年。為了區分陽歷和陰歷這兩個“年”,也因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正好在農歷年前後,所以陽歷的第壹天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壹正式改名為“春節”。地球繞太陽壹周,在歷法中稱為壹年,周而復始,永無止境。然而,根據春夏秋冬的不同天氣,人們在農歷正月初壹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次全體會議。
年初的時候。每年12月30日(農歷二月二十九)午夜(12點)後,春節正式到了。臨近春節,人們購買年貨,在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晚飯。年畫、春聯;迎接新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春節慶祝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它既保留了過去的民俗,排除了壹些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動,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賦予春節新的時代氣息。1949 65438+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中國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慶祝新年的方式。漢族、滿族、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都差不多。壹家人團聚了。人們吃年糕,餃子和各種豐盛的飯菜,放鞭炮,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其豐富多彩,包括舞獅和舞龍,以及踩高蹺和跑旱船。在壹些地區,人們遵循過去崇拜祖先和神靈的活動,祈求新的壹年風調雨順、平安和豐收。古代蒙古人稱春節為“白節”,正月為白月,意為好運。藏族人慶祝藏歷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慶祝“宰牲節”。春節也是苗族、彜族、瑤族人民的盛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