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古遺址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壹”。
三星堆的發現進壹步證實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壹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長江流域有不亞於黃河流域的古文明,三星堆文物的很多特點也很中國。
自1934第壹次考古發掘以來,三星堆遺址已被發掘數十次。
1986年,發現1號、2號“祭祀坑”,出土銅像、銅像、青銅神樹、金面具、金條、玉璋、象牙等珍貴文物1000余件。
2022年,又發現了6個新的“祭祀坑”,現已出土金綿菊殘片、鳥形金飾、金箔、畫在眼睛上的銅頭、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到目前為止,這些新發現延續了之前三星堆文化的風格,* * *呈現了壹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青銅文明。
目前世界上最早最高的青銅聖樹,殘高359 cm。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金杖,刻有人頭、魚鳥,長142厘米,重700多克。
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銅像高260.8厘米,重180公斤。
形象神秘、風格瑰麗的誇張青銅人像。在這些文物中,青銅面具和人像,尤其是突兀的大眼睛,最為驚艷。因為如此獨特的外形,很多人認為三星堆來自壹個“外星文明”。
30多年來學術界對此問題做了大量研究,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大多用於宗教和祭祀活動。1號坑顯示祖先崇拜,以青銅人像等器物為代表;第二號坑顯示了對太陽的崇拜,以太陽形狀的器皿為代表。這兩個“祭祀坑”說明三星堆文化時期的社會是王權與神權並存的,在後來的金沙遺址中也得到延續。
三星堆人以太陽圖騰為信仰對象。太陽齒輪狀的器皿、有肖像的太陽形狀的冠帽、金杖上的太陽圖案、玉璋上的太陽圖案和太陽神鳥都是三星堆人崇拜太陽的表現。這種對太陽的崇拜在中國其他地方也很普遍。
類似的太陽崇拜見於長江中遊的大溪文化、長江下遊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黃河下遊的大汶口文化等。除了直接繪制太陽圖案外,他們還會借助鳥類來表達太陽崇拜的主題。而三星堆常見的眼形器和神樹,在上述其他文化中並沒有發現。大眼睛確實是三星堆最特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