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杭州竹籃的發展歷程

杭州竹籃的發展歷程

起源

杭州竹籃始於乾隆年間(1736 ~ 1795),至今已有200年歷史。根據孫家村民的傳說,從龍潭南遊到孫家村看瀑布。他聽到編竹籃的聲音,就隨口念叨壹句:“妳手裏有分,妳手裏有分,錢堆在角落裏。”越來越多的人這樣編竹籃。民國初年,滬上青幫頭目張效廉到小河山金蓮寺朝拜,將杭城竹籃銷售推向高峰。從那以後,凡是去小河山進香的,總要買壹個籃子。從此,杭州竹籃聞名省內外。制作竹籃的人越來越多,遍布上思、左等地區,成為相當可觀的家庭副業。

發展

從19世紀到20世紀30年代,嵊州傳統竹籃的盛行達到頂峰。這些竹籃除了滿足當地權貴之外,大部分供應紹興、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其中有壹部分是專門供應杭州、南京、蘇州的香爐的。在外國工作或經商的清官和茶繭商人,在店鋪任職時,往往在任期結束或年底,帶幾個精致的竹籃回家,有的作為紀念品,也有少數轉賣到歐美。

上世紀初,嵊州竹編藝人曹水根在縣城董倩街開了壹家“曹大興”店,專門制作各種高檔竹籃。1934年,韓文鄭愷出版社出版的《遊記》專門記載了嵊州的工藝竹籃:“嵊縣竹工制作的竹籃,大小不壹,細者制成各種花紋,精美絕倫。董倩街有四個展覽,每個展覽價值三五元,也是壹大特色。

生活的面孔

嵊州傳統民間工藝品竹籃以古樸典雅著稱,壹些有識之士帶著它參加國內外展覽和博覽會並取得成功。據1937 10月26日出版的《書生日報》報道,葉光華的籃子在浙贛特產展上獲得特等獎。同年5月26日,《浙江東南日報》刊登了嵊縣壹方竹籃和壹圓竹籃參加全國手工藝展的照片。後來,由於抗日戰爭的爆發,傳統民間工藝竹籃陷入停頓。

1954年,竹編藝人曹水根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編制了壹個六邊形花籃,高27厘米,上口25厘米,下口12厘米。六面用橙、紅、棕、湖綠交叉的六角菊通過絲綢編織而成,上面還織有黑色扁竹條。這個花籃和考試籃、菜籃壹起,被省文化局調到了北京。

1955年3月,六角花籃參加第二屆全國工藝美術展。

1949之後,傳統民間工藝竹籃壹度被視為封建迷信的產物和官僚權貴的奢侈品而受到冷落。

隨著對外開放和民間藝術的復興,傳統的民間竹籃重新獲得了應有的地位,海外華人將其視為對祖國的向往和鄉愁。壹些國際友人和外國顧客也對這種精致實用、富有東方風味的手工藝品深感興趣。嵊州、東陽等國內領先的竹編企業已經恢復生產,並創造了許多精美的小配套筐和小吃筐,源源不斷地投入國內外市場。

  • 上一篇:服裝設計專業學什麽好找工作?
  • 下一篇:棉麻長裙怎麽搭配?文藝女生穿紙是這樣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