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進程中,山東人民創造了許多獨具“山東風味”的藝術形式。人們從當地的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並根據時代的時尚不斷繼承和創新,產生了戲劇、說唱、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人們在藝術活動中娛樂,接受教育,了解歷史,從中滿足精神需求。
山東的戲曲藝術歷史悠久,豐富多彩,已經流行了幾十個門類。中國劇壇贊譽的古代四大劇種“南昆、易貝、劉冬、西幫”,其中“劉冬”就是魯劇劉孜。魯劇是山東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在山東很受歡迎。魯劇是在民間說唱“山東秦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山東秦書起源於魯西南的民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有揚琴伴奏,還有藝人說唱民謠。
山東舒勤流行於黃河下遊的廣饒、博興壹帶,深受百姓喜愛,揚琴藝人層出不窮。它的形式是坐著唱,藝人漸漸覺得光盡力是不夠的。1900左右,石殿元、譚炳倫、崔興樂等廣饒縣知名藝人首次將山東舒勤改成古裝表演,上演節目《王曉捉腳》。他們把竹竿、竹竿、竹竿綁成驢的形狀。崔興樂扮成二女,綁了個道具驢,做了個驢造型。當時,佃農打扮成王曉的樣子,揮舞著鞭子趕著驢。在鋼琴、揚琴、三弦、長笛、鈴鼓等樂器的伴奏下,兩人載歌載舞,表演生動活潑,讓唱了多年的琴書壹下子活了過來。
“聽見王翔(藝人薛錦添的外號)唱歌,蛋糕就粘在門框上”,可見當地人是多麽癡迷。此後,琴、書法藝術家紛紛效仿,流行區域迅速擴大到惠民、濰坊、煙臺等30多個縣。建國後,魯劇得名,經過改革創新,迅速發展到全省各地,影響北至黑龍江,南至江蘇,西至新疆。都成立了魯劇藝術表演團體,成為充滿生機的年輕劇種。魯劇曲調雖少,但種類豐富,歌詞通俗易懂,唱腔樸實無華,優美動聽,表情優美。而且在人民群眾中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傳統的魯劇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反映了下層人民的日常生活。內容表現家庭倫理、風土人情、愛情婚姻、兒女親情。經過藝術家們多年的努力,大部分劇的故事性很強,情節細致生動,群眾語匯豐富,表演簡單自然,沒有嚴格的程序規範,比較生活化。由於魯劇用齊魯方言表現民間生活、民俗風情,充滿人民感情和生活氣息,所以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其部分優秀劇目,如《李二妻改嫁》、《姐妹易嫁》、《兩壟地》、《逼婚》、《小借年》等。,被陸續搬上銀幕,流傳到塞北河以南,流傳到港澳,在國內享有盛譽。
建國前,變相表演揚琴的班主要有典元等人的* * *和班、拳楊長興的順河班、黃的黃家班、張傳海的清河班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文藝部門大力提倡和扶持地方戲曲,魯劇得到了很大發展。山東魯劇團、濟南魯劇團、惠民魯劇團相繼成立。學習和創新魯劇藝術,許多上演的傳統魯劇被拍成電影,擴大了影響,促進了魯劇的繁榮。僅山東就有29個專業魯班,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地也成立了專業魯班。“文革”結束後,魯戲在20世紀80年代再度繁榮。
早期的著名演員有時是典元(1863-1948)、史可遠(1902-1980)、李同慶(1911-18)。郎鹹芬是20世紀50年代後出現的著名女演員,在現代魯劇中塑造了許多成功的藝術形象。《李二嫂改嫁》裏的李二嫂,《收獲後》裏的趙姨娘都讓人印象深刻。她簡單的唱腔和樸實的表演很受觀眾歡迎。同時期的著名女演員包括林建華和王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