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歷史,孝道是我們祖輩流傳下的美德,在當今這個被經濟大潮“淹沒”的時代,“孝敬父母”仍然是我們中國人不變的傳統。
只有在家庭中盡孝,在工作上才能敬業,對國家才能盡忠。
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壹般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關愛、養老送終等等。在中國,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詩經》中則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u)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詠嘆。而關於敬老、養老的專門史料記載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壹種傳統文化,隨著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賦予新的內容。
在西周王朝,統治者主張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視尊老敬賢的教化。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長幼之道:在家孝順父母,至親至愛;在社會上尊老敬老,選賢舉能;在國家則忠於君王,報效朝廷。周代規定,“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夫壹級的封建貴族官員,七十歲就要把執掌的政事交還國君而告老還鄉。貴族官員致仕後,朝廷把他們奉養於各級官學。《禮記·王制篇》說:“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又說:“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此所謂“國老”,就是卿大夫壹級年老致仕的封建貴族;所謂“庶老”,就是庶民百姓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周代的學校就是官學,把“國老”、“庶老”們安排在官學養老,讓他們兼任學校的老師,傳播知識,推廣教化,可見當時不但註意到了養老,而且已註意到了發揮老年人的智力資源。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老有所養、老有所為。
周代不僅倡導尊老敬賢的道德風尚,還要定期舉行養老禮儀。周代的養老禮儀包括朝廷和地方兩個層次。在朝廷,天子壹般都要定期視察學校,親行養老之禮,在太學設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寵禮遇。在地方,則每年都要定期舉行鄉飲酒禮。鄉是周天子及諸侯都城四郊的基層組織單位,以壹萬二千五百家為壹鄉,相傳天子有六鄉、諸侯有三鄉。舉行鄉飲酒禮時,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禮遇,他們不僅受到晚輩的伺候,還依年齡而別,年齡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豐富。舉行鄉飲酒禮的目的在於正齒位,序人倫,尊老敬賢,敦睦鄉裏。 周代朝廷對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實行優惠政策。《禮記·王制篇》規定,老人五十歲以後,不再服勞役;六十歲以後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