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曾祖父,我父親三代都是木匠。雖然他是個木匠,但他能做砌墻、抹灰和翻房子的工作。以前在鋼筋混凝土興起之前,農村大部分都是土木結構的房子。我父親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我爺爺出去謀生,到處幫人蓋房子,砌墻...當然,他主要是做木工,幫人做桌椅板凳,做長壽材料,做驢鞍,做門窗,拼湊橫梁...與那些沒有技能的人相比,他還過得去。
鋼筋混凝土興起後,沒有那麽多人找他們蓋房子,我父親學會了砌磚,貼瓷磚,打天花板。現在爺爺去世了,父親也很少做木工活了,因為很多木制的東西,比如桌子,椅子,床,門窗,都被壹些新興的東西代替了。嗯,看來這種家族式的手藝在我這壹代就要滅絕了。
前段時間我發現,壹些年輕人在學校接受多年教育後,經常說普通話和書面語夾雜著方言,老壹輩人說的壹些方言已經被書面語和普通話取代。像我爺爺奶奶,幾乎都說方言;在我父母那壹代,偶爾會聽到壹兩句普通話和幾個文字從他們嘴裏蹦出來。到了我們這壹代,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要麽出去工作幾年,要麽去學校學幾年,忘記了本地口音。村民,不要總說普通話,也要懂幾個書面語。不是在工作的時候,也不是在學校的時候,妳們都是老家的人,自己地方的人,也不是說著別人聽不懂的方言。
也有壹些人從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其他人那裏學習城市方言。他們長得又怪又醜,甚至和父母說話都模仿城市方言。我是農村人,為什麽要裝成城裏人?妳厭倦了這樣假裝嗎?如果人們說我是垃圾,那我就是垃圾。發生了什麽事?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這些傳統的民間的東西傳到我們年輕壹代的時候,肯定會有壹部分失傳。由於國家采取了壹些措施,這些傳統文化和傳統老工藝得以保留下來,供我們的後代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