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摔跤又稱二娃摔跤、希爾摔跤,是壹種由壹人背著二鬼摔跤道具表演的傳統民間舞蹈。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壹下民間舞蹈《二鬼摔跤》,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兩鬼角力的形式類似木偶。表演時,表演者背著兩個鬼摔跤道具。兩鬼摔跤賽道有兩個鬼頭,對視著,兩對肩扛式人工手和兩條人工腿,道具“身體”披著迷彩服。表演時,表演者雙手各持壹條假腿作為“鬼”腿,表演者的雙腿作為“鬼”腿。通過表演者腿、背、臂的活動和推、踢、翻、滾、旋等戲劇、雜技、武術的綜合運用,給觀眾壹種兩鬼搏鬥、摔跤的喜劇效果。
兩鬼摔跤流傳至今有祖輩傳承和師承兩種形式。第壹代創始人是孫炳文,1900年出生在夏邑縣老城東門的壹個貧農家庭。從13歲到18歲,他練武,練出了壹身好武藝。後來,孫炳文參了軍。1920年,孫炳文退役回國。孫炳文在國外學習並掌握了很高的民間舞蹈技巧,尤其是在軍隊中。盡管經常有戰爭和緊張的軍事訓練,熱愛民間舞蹈藝術的孫炳文仍然花時間學習和練習他的技巧。當時,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到廣州為部隊進行慰問演出,轟動了全軍和當地人民。作為隨從,部隊特意安排孫炳文表演了兩鬼摔跤。梅蘭芳也稱贊:“玩得開心。我從來沒見過這麽好的民間節目!”
1984年2月,二鬼摔跤第三代傳人孟憲超等人代表商丘地區赴鄭州參加“河南省第五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主要表演二鬼摔跤等節目,並獲得河南省文化廳頒發的優秀表演獎。有壹次在省人民大會堂,兩個鬼摔跤,觀眾欣喜若狂,鼓掌叫好。
新中國成立前,壹般由“會長”負責組織農村各種形式的演出。表演時間上,壹般在農歷七月十五、清明節、十月壹日的古代廟會上舉行。在演出場所,主要在廣場、舞臺、街道等。新中國成立後,在夏邑縣文化館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集會、文藝演出等活動,提高了表演技能,規範了表演形式。1984年,夏邑縣二桂摔跤進城演出時,對其形式和內容進行了改革,更名為“希爾摔跤”。
“二鬼”摔跤的表演風格獨特,滑稽、神秘、驚險。整個豫東地區,只有夏邑縣壹個表演隊。這種舞蹈可以在桌子和凳子上表演,這是獨壹無二的。其豐富的內容和特點在中國民間舞中是罕見的。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種民間舞蹈正面臨滅絕。采訪中,第五代傳人劉壹因為經濟原因外出打工。據說劉壹的表演水平和難度系數已經大大降低了。
為了保護和傳承這壹珍貴的民間舞蹈,夏邑縣政府制定了五年計劃,將進壹步對老民間舞蹈藝人進行普查,進壹步了解兩鬼摔跤的流傳過程。同時,未來五年,夏邑縣文化部門將推動二鬼摔跤與其他民間舞蹈的融合,以達到繁榮民間舞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