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栽培過程中,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稻田類型、栽培時間、播種育苗、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和收獲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元代農學家王鎮在農書中將農田分為9類:礦田、區田、田、圈田、櫃田、架田、梯田、塗田、沙田。與水稻種植相關的有圍田、櫃田、架田、梯田、包衣田、沙田六大類。
太湖地區的圍墾起源於春秋時期,戰國至秦逐漸發展,漢代進壹步擴大。開墾初期,由於水面大,下遊排水通暢,糧食產量顯著增加。
古人為了解決水患問題,在田地四周同時開挖塘堰,從而逐漸形成了橫塘豎塘的池塘圩田體系。
擱田又稱分田,是在沼澤地裏用木樁做架子,選取葫蘆巴根等水生植物與土混合,鋪在架子上,種上水稻。這種方式種植的作物漂浮在水面上,與水競爭,不被淹沒。宋元時期,江南、淮東、兩廣等地都有這種田地。
古人為了擴大耕地,在山區要求田地為梯田,在水面要求田地為圈地。比如四川、湖南兩省的“農田”,粵北、江西東部的“農田”。還有古書叫口田,雷鳴田,山田,巖田。
關於水稻的耕作制度,水稻壹年只能種壹次。早稻品種出現以來,種植範圍逐漸向夏季日照長的黃河流域推進,而在南方,壹年可種兩季甚至三季。比如明朝出現的三季稻就是。
從宋代到清代,雙季稻壹直是閩浙沿海地區的主要耕作制度。雙季稻的比例很小。太湖流域晚稻田從唐宋開始種植冬小麥,壹直延續至今。
歷史上逐漸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我國稻區復種指數提高,糧食產量持續增加,土壤肥力從未下降的原因。
原始水稻栽培區分旱稻和水稻後,水稻首次直播。南北是壹樣的。至於育苗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原因各有不同。北方育苗移栽以減輕草害為目的,南方育苗移栽也能減輕草害,但與多熟制尤其是復種制的發展密切相關。
系統開發後,移植是解決季節性矛盾的有效措施。
起初,水稻灌溉用水是利用天然河流,通過挖掘大小溝渠,在池塘中蓄水,用堤壩防止外部水的入侵等措施,發展成為可以種植水稻的稻田,成為壹項相當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用了兩千多年,是四川糧倉的基本保障。
水稻生產的重心在南方,秦漢時期南方還沒有完全開發,所以水利建設主要在北方。唐宋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向長江流域轉移,人口增加,稻田開墾,水利條件保障也迅速發展。此外,古人在水位低的地方使用翻車、鬥輪、水桶、橘皮等灌溉工具。
早在西漢的《氾勝之書》中,就有關於稻田灌溉技術的精辟描述:春天天氣還冷的時候,要保持稻苗的水溫較暖,這樣田裏的水才能留在田裏,得到更多的陽光,所以進水口和出水口要在壹條直線上。夏天為了防止水溫上升過快,進水口和出水口錯開,使田間水流起來,有利於降溫。
關於水田施肥的論述,最早見於南宋陳芳的《農書》。其中認為土壤肥力可以不斷更新和加強,糞肥要入藥,施肥要根據土壤情況,這些思想仍然具有啟發意義。
在水稻施基肥和追肥的關系上,以前的農書都是強調基肥,因為追肥是最難掌握的。但長期的實踐經驗使古代農民逐漸創造了按苗色追肥的技術,在明末的《沈氏農書》中有詳細的描述。
湯浦圩區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