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中國傳統建築的兩大結構體系——提梁體系和穿鬥體系日趨成熟。梁框架結構的發展進壹步拓展了室內空間,增強了室內采光,這也是建築科學發展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從漢代的磚石畫像和部分石墓的結構來看,當時普遍采用獨立承重結構的柱子,墻內的柱子和附在墻上的女兒墻仍然是支撐屋頂全部荷載的主體。無論是獨立柱、壁柱還是墻內柱,柱下都有圓形、方形或不規則的柱式基石。柱式基石有大有小,大的長寬分別約為90和60厘米,小的長寬約為30-50厘米。柱式基礎石的埋深壹般與溝槽式基礎相同。根據考古資料,古代的地基處理主要有夯築、方磚築堤和彩繪地板。從原始社會開始,人們就非常重視室內地面的處理。在龍山文化時期,人們已經普遍使用黃土或材料建造基層單位,並使用“白石膏”處理生活表面。在江漢平原的大溪文化居住遺址中,人們除了用類似漿糊的灰土建造地基外,壹般還會用火技術硬化地面,這壹傳統壹直延續到春秋時期。從1974到1975,考古人員在陜西鹹陽發掘了秦鹹陽宮的壹部分宮殿建築。“壹至七號房間的地板塗有光滑、平整、堅硬的紅色‘丹池’,而其他房間的地板則鋪有方磚。”漢代長安城未央宮地面的方磚上也裝飾有回文、小方塊等幾何圖案。考古人員還清理了長安桂宮二號樓基址內原有的草泥地。筆者推測,這塊地也應該是所謂的“朱砂覆土”地。三、漢代建築科學在地基處理方面的成就綜上所述,到漢末,我國傳統建築在地基處理方面已經達到了壹定的水平,主要表現在:1,地基處理方法根據建築的功能需要和形態差異采取了相應的形式。2.基礎墻的處理有分界點的概念,增強了建築本身的穩定性。3.地基夯土直接打碎生土,說明漢代人對地層承受力和土的物理性質有了基本的認識。4.砂墊層的使用是古人長期建築實踐的總結,也是對地層土的性質特別是砂的性質進壹步認識的結果,進壹步說明當時人們開始研究地層應力和建築物的不均勻沈降。5.柱墻結合是對原有木骨泥墻建築結構的發展,也是後世磚木混合結構的基礎。柱基礎的使用進壹步增強了承重柱的結構穩定性,同時減少了地下土壤中的水分對柱根的侵蝕。但由於時代發展和建築實踐的制約,漢代及以前的建築活動仍然存在著重外在形式輕內在結構的觀念,建築活動本身還沒有上升到理論認識的高度,存在著模式化的傾向。比如磚的應用早在西周就開始了,秦漢時期磚瓦的燒制技術和質量已經相當成熟,“秦篆漢瓦”更是享譽海內外。西漢中期以後,磚在墓葬中被廣泛使用,但在住宅遺存中,當發現大量瓦片時,磚的大規模使用卻嚴重滯後,應引起相關研究者的重視。由於文獻和考古發掘資料的限制,我們沒有發現古人對淺層地下水和樁基處理的詳細資料。但從漢代磚(石)的形象來看,橋的中央有獨立的樁基。隨著今後考古發掘資料的日益豐富,我們對漢代及以前建築地基處理成就的認識將會更加全面和深刻。
上一篇:民間舞蹈包括哪些種類?下一篇:票據業務的主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