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房子習慣天井式,都采用鬥笠式、木架式的結構體系,但也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在贛西北和贛東部分地區,廣泛使用磚木結構或土木混合結構的磚或土墻。在贛中吉太盆地地區,天井的類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安福、蓮花等地,天井已經被推出大殿成為天井,於是出現了天井的壹個亞型。到了吉安、吉水,幹脆拋棄了天井,演變成獨立的中小型住宅。這壹改革克服了天井式建築空間潮濕的缺陷,但隨之而來的是室內尤其是門廳的采光通風等問題。於是,他們創造性地采用天門、天眼、天窗(風窗)等高級采光形式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結構布局壹般為“四扇三室”,也稱“三室貫通”,即三室壹明兩暗,明室為廳,次室為廳,廚房、畜圈等房間通常相鄰或不相鄰而建。稍微有錢的人壹般都是兩棟樓。每棟樓有三五個房間,中間隔著壹個水平的天井,前後樓通過壹個腋廊連在壹起。兩院明室成為前堂(廳)和後堂(上堂),也統稱為“正殿”。前堂第二間是廂房,後堂第二間是正房。這樣就形成了壹個由兩個單元組成的封閉的“主屋”,也就是俗稱的“兩廳式”,在此基礎上,如果房子需要擴建或者原有規模較大,就在主屋兩側擴建“橫屋”。橫宅深度與主宅平齊或前部凸出兩間,平面呈倒“凹”狀。在主屋與橫屋之間留壹條彎路,稱為“巷”或“塞”,江西、湖北稱為“橫平”。行走前後開壹個小門,巷內留壹個垂直天井,采光排水。橫屋的每個房間都朝向巷道,所以主屋的正廳是中軸線,兩邊的小巷和橫屋就形成了俗稱“兩堂兩橫屋”的房子。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居民的壹種古老居住形式。這個“窯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窯洞廣泛分布在黃土高原的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寧夏等省。在我國的陜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裏。中國人民創造性地利用高原的有利地形,挖洞居住,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壹般有崖式窯洞、下沈式窯洞、獨立窯洞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為廣泛。以前,壹個農民辛苦了壹輩子,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修幾個窯洞。有窯娶妻,算是家業。男人在黃土地上挖地,女人在山洞裏做家務生孩子。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陜北人民的象征,它沈澱了古老深厚的黃土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