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河南人過年有哪些風俗習慣?

河南人過年有哪些風俗習慣?

作為中國的農歷新年,春節是河南民俗中壹個古老而又最隆重的節日。過了“臘八節”,就能聞到“年”的氣息。進入臘月二十三,就統稱為“小年”,也是“祭竈日”。晚上人們不得不去市場買糖果和獻祭。之後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壹邊忙著置辦年貨,壹邊還要收拾爐子上的幾個箱子,收拾屋子裏的灰塵。這種被群眾稱為“除穢”的活動,不僅清潔、美化了環境,也有辭舊迎新的意思。

春節前,鄭州家家戶戶都喜歡貼上紅對聯、年畫、門楣,在正廳貼上紅紙或“福”、“祿”、“壽”等彩色祝福符號。農村農民甚至在窗戶、豬舍、牛棚、雞鴨禽舍,甚至水井、竈臺上貼上“福”、“春”等紅色小紙,象征新年吉祥,以烘托節日氣氛。臘月三十的晚上叫“除夕”,是壹年中最隆重熱鬧的夜晚。幾天前,人們已經回家與家人團聚,以祭祖為晚餐。人們歷來有除夕“守歲”的習俗,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家家戶戶在院子裏放鞭炮,迎接來年的喜神,促膝談心,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盡情歡樂,徹夜不眠,期待新的壹年裏的好運。

在河南的城市和農村,正月的各種慶祝活動從正月初壹壹直持續到元宵節後的正月十五。第壹天通常被稱為慶祝日。是慶祝春節、祭祖、敬神、拜年的重要活動。這壹天,人們早早起床,盛裝打扮。吃完餃子後,每個人都穿著整潔漂亮的新衣服,在大廳前點燃大紅色蠟燭,並提供蛋糕和水果。按輩分,先拜天地,後拜祖先,再由年輕人給長輩磕頭拜年,稱之為“辭”“辭”。下午會出門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互相祝賀。以前大多數人都是跪著磕頭,現在都是鞠躬行禮。在農村,同宗長輩領著親戚挨家挨戶拜年,互相祝賀新年快樂,說壹些“新年快樂”“恭喜發財”之類的吉祥話,也是壹種時尚。人才指南網

第二天,出嫁的女兒帶著女婿給父母拜年。初三是祭奠已故父母,向已故父母拜年的日子;初四是爺爺奶奶過年;在農歷五月初五,我走親訪友,互相拜年。在鄭州、開封等城市,還有廟會、舞龍、舞獅、滑旱船、踩高蹺、猜燈謎等各種娛樂活動,熱鬧非凡,趣味盎然。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叫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看燈籠,這是新年活動的又壹個高潮。這壹天過後,新年活動全部結束,人民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所有這些春節的傳統習俗表達了人們對和平繁榮、年年豐收、生產發展和生活幸福的祝願。

河南的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新年習俗和習慣。比如駐馬店是除夕拜年,南陽是初壹早上拜年。過年包餃子的方法也不壹樣。南陽這裏的餃子皮是面粉廠卷的,鄭州的是手工做的。

  • 上一篇:求體育節手抄報標題
  • 下一篇:濟寧工業技師學院是公立的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