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遊地區壹種古老而豐富多彩的新石器文化。1973,首次發現於浙江余姚河姆渡,故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坪平原和舟山島。根據科學方法,它的年代是從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下遊的氏族情況。
簡介
河姆渡文化最早發現於1973年,河姆渡遺址於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兩次發掘,資料齊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壹大特色。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幹欄建築遺跡。
河姆渡文化中,骨器的制作比較先進,有鑿子、魚鏢、箭頭、哨子、匕首、錐、鋸等器物,都是經過精心打磨的。有些帶柄的骨刀,刻有花紋或雙頭鳥紋的骨頭,就像精致實用的工藝品。在眾多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人工種植的水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作文化遺址。它的發現不僅改變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引進的傳統傳說,也讓很多考古學家相信河姆渡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發源地。
特性
河姆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農具是雷的大量使用。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高出地面的樁架幹柱式建築。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甘蘭風格的建築在中國長江以南非常重要。
河姆渡,建築形式之壹,目前首次發現。它明顯不同於同時期北方地區的半地穴房屋,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長江下遊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壹條主線,有別於中原仰韶文化。
亞洲第壹大河長江,縱貫中華大地6000公裏,總長度已超過黃河,但長江流域誕生的古代文明卻是前所未知。這是因為人們壹直認為中華文明的起源仍然是黃河流域,只有黃河文明是歷史的主流,但在長江下遊卻有了令人振奮的發現。首先,是與半坡遺址同時發現的河姆渡遺址。稻穗的圖案印在有稻穗圖案的陶盆上,稻穗彎曲的圖案讓人聯想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在1987的發掘中,該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根據發掘報告,總量達到150噸,碳化的稻殼中可見稻谷。分析結果確認是7000年前的水稻。水稻的種植使社會積累大量的余糧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就是貧富差距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以稻作農業為主,也從事畜牧業、采集、漁獵。在廢墟中通常可以找到諸如稻谷、谷殼、稻稈和稻葉等殘留物。遺址出土了許多動植物遺存,如橡子、荸薺、桃、棗、葫蘆、薏米、蘑菇米、藻類植物等。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聚居地已經形成了大小不壹的村落。村莊廢墟中有許多建築工地。但由於該地屬於河岸沼澤區,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長江中遊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明顯區別。
家用器皿,主要是陶器,還有少量木材。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遊以南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