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鼓是維吾爾族、朝鮮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的打擊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吉林省延邊地區。有木鼓架,單面皮,有大中小三種。用於歌舞或器樂合奏。鈴鼓,又稱“手鼓”,是壹種具有強烈色彩的節奏打擊樂器,可用作伴奏、舞蹈伴奏、歌曲伴奏。節奏自由,表演者可以即興發揮。
鈴鼓簡介
鈴鼓是維吾爾族、朝鮮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和漢族的打擊樂器,也是西方管弦樂隊的重要打擊樂器之壹。維吾爾語稱為Nagmandab(意為唱歌的鈴鼓)。在韓國,它被稱為高萍。
鈴鼓在扁圓的木鼓架上,壹面用羊皮、馬皮或驢皮覆蓋,皮面四周用釘子紮緊。鼓框上開有扁圓形的小長孔,內含5-7對銅鈸或鐵鈸,另壹個不帶鈸的圓孔作為手握部分。是維吾爾族、朝鮮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的打擊樂器。
維吾爾語稱為“Nagmandab”(意為“唱歌用的鈴鼓”),韓語稱為“高萍”。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吉林省延邊地區。
鈴鼓規格
鈴鼓有三種尺寸:大號、中號和小號。鼓框高4-4.7厘米,厚1.2-1.3厘米,鼓面直徑20-25厘米。塔吉克族的鈴鼓造型獨特。用舊篩框,披狼皮或牛皮,框內有三對小鐵鈸,發音渾厚渾厚。
基本技能
鈴鼓也是鈴鼓的壹種,所以自然各種演奏技巧都與手掌和手指有關。鈴鼓也是鈴鼓的壹種,所以自然各種演奏技巧都與手掌和手指有關。掌握了基本功之後,鈴鼓是壹種很有魅力的樂器。掌握了基本功之後,鈴鼓是壹種很有魅力的樂器。
鈴鼓的基本功可以分為這幾類:點、滾、指滾、拇指滾、腕/膝等。不同場合的使用,根據音量、速度、音色等而定。能夠自由轉換各種技能。在討論幾個技巧之前,要註意握鈴鼓時的姿勢。因為鈴會晃動,會響鈴,所以讓鈴鼓保持45度角可以讓鈴不太短也不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