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著“自強”的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建立新的軍事工業,培養新的海軍力量,建設北洋水師等現代化海軍。其中最大的現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此外,還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機械廠等壹系列軍工工廠。
2、打著“求財”的旗號,興辦船舶、鐵路、電報、郵政、采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例如,在上海成立的最大的民間企業是“船舶招商局”。同時,促進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3.創辦新學校,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科技人才。史靜文同博物館1862成立於北京,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
影響:
洋務派壹致主張向洋人學習,以充實強兵,抵禦外侮,挽救民族危機。洋務運動始於軍事自強。為了實現軍事自強,洋務派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壹是建立現代軍事工業;二是建立現代化的海防海軍,改善陸軍的武器裝備和訓練;三是建立現代軍校,培養陸海軍新型人才。
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壹大批大型現代軍事工業相繼問世。海軍衙門,成立於1885,掌管海軍和海防,促進了海軍和國防的現代化。清軍戰鬥力提高,抵禦外侮,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
洋務運動的軍事自強,使中國軍隊以現代化的新式武器裝備投入到抗日戰爭中。開啟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
指導思想:
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求富”,分類思想是八個字:“師夷長技”、“中體西用”。前四個字“師夷長技以制夷”表明了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系,即學習西方技能以抵禦西方侵略。
最後四個字“中體西用”,表明了洋務運動與我國傳統封建文化的關系,表明了中學和西學在洋務運動中各自的地位,即中學為主,西學為輔。“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也是洋務運動中洋務派處理中西民族關系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則。
在洋務運動中,從馮桂芬的"以中國倫理為本,以國家富強之術為輔"到薛福成的"師夷長技,守堯、舜、禹、唐、文、吳、周、孔之道",都作為壹種理論服務於洋務運動的主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