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沈式窯洞的良好特性
1)平面布局。壹般為南北向布置,人121,客廳位於正南方向最佳位置,輔助用房位於正北方向。
2)窗戶。窯面開大窗戶,白天可以吸收大量太陽能,提高室溫。窗戶設置保溫窗簾或窗臺板,用棉花、毛毯、茅草、牛皮紙等材料制成,白天卷起,晚上放下。雖然方法簡單,但保溫效果明顯。有的采用鋁箔窗簾,窗戶實測熱阻增加2.4倍,但其價格僅為10元/m2左右,是壹種低成本有效的保溫節能措施。窯的上部有壹個邊高的小窗,只在夏天用來通風,冬天大部分居民用草簾或土坯封閉。在壹些地區,冬季在雙層木窗上加壹層塑料薄膜,可減少傳熱耗熱量20%以上,並可大大減少冷空氣滲透帶來的耗熱量。門窗縫隙用棉條密封,防止冷空氣滲透。
3)墻體材料。窯洞除了使用實心粘土磚外,還大量使用當地不同於城市的材料,如火山浮石塊、稻草板、粘土免燒磚、草泥辮等節能保溫材料。這些材料不僅在制作時節省了能耗,而且比實心粘土磚具有更好的保溫效果。
4)供暖系統和供暖方式。主要靠炕,通過壹日三餐的生命之熱來加熱,有時睡前適當燒壹下炕。使用的燃料大多是植物稭稈、茅草和少量煤炭。有測量數據顯示,雖然洞內溫度很低,但炕面溫度在45℃-33℃之間。也就是說,炕面區域始終處於舒適溫暖的狀態。北方農民的冬季活動主要局限在炕上。他們吃飯,學習,做家務,接待客人,在炕上睡覺。人體對溫度最敏感的部位是腳,農民的腳經常接觸炕面。因此,盡管大多數室內空間的溫度較低,並且在溫度的不斷波動中,農民仍然感到舒適。該炕無需特殊加熱,可將室內外氣候、人體微氣候環境和人體晝夜熱舒適合理結合,提供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微熱舒適環境,科學創造相對舒適的室內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