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春節逛花市的習俗最早是中國廣州獨有的。老廣州的花市叫“花街”。粵語中“不逛花市就不是過年”,意思是不逛花市就不是過年。後來,這壹習俗逐漸推廣到其他縣市,成為廣東人慶祝春節的習俗。與廣東其他地區相比,深圳的迎春市場起步較晚。1982年,深圳舉辦了第壹屆迎春花市,今年,是第27屆花市。春節前去花市買花賞花,已經成為深圳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習俗。賞花賞景,買花祈福,人們用鮮花迎接壹年中最美好的日子。橘黃色的橘子和五顏六色的花是花市的主角。粵語中,橘子是“吉祥”,花是“頭發”。橘子預示著好運,鮮花預示著繁榮,所以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在客廳擺放橘子和鮮花。
舞草龍是南澳鎮的壹種獨特習俗。每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漁民的小夥子們把草紮成壹條“龍”,壹條壹條加起來有200到300米長,然後在這條“龍”上灌滿燒香。隨著“龍”的遊動,樂隊敲鑼打鼓,穿越大街小巷,威風凜凜。龍跳舞的時候上下發光,就像壹條龍翻滾下來。草龍經過的地方,圍觀的人很多,秩序井然,燃放煙花爆竹,祈禱紫氣常來,吉祥如意,人丁興旺,壹派喜慶景象。舞草龍既是漁民希望壹帆風順、生活富裕的心理表達,也是大眾樂於參與的健身運動,所以壹年比壹年受歡迎、熱鬧。
燒香拜神是沙井鎮的習俗。沙井村民燒香的習俗從唐代開始流傳,家家有祠,家中長輩每天主持儀式。上香前,主持人收拾幹凈,端正儀容後,在莊嚴虔誠的地方點上三支香,放入香爐中,然後進行三拜的儀式。然後全家人壹個個拜了。農歷初壹、十五,儀式更隆重,祭拜更虔誠,用的香也更講究,主要是檀香磨成細粉制成的檀香。香爐上香前,要擺放貢品水果,主要是荔枝、芒果、桂圓等時令水果,還要上葷菜、米飯。拜完神之後,全家人會壹起吃素食,而不是油膩和葷菜。村民燒香的習俗顯示了人們對健康富裕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