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些國家在提出改變傳統生產發展模式和汙染控制策略時,采用了不同的提法,如廢物最小化、無廢物和少廢物技術、清潔技術、汙染防治等。但是,這些概念不能包含上述多重含義,尤其不能準確表達將環境汙染防治與生產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新戰略。為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UNEPIE/PAC采用了“清潔生產”壹詞來代表從原材料、生產技術到產品使用的廣泛的汙染預防方法。
清潔生產的定義尚未達成,但其內涵可以概括如下:
(1)清潔生產包括:①清潔能源和生產工藝a .選擇綠色資源,註重使用無汙染、節約型的新能源和新資源,如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b .清潔使用化石燃料,加快以節能為重點的技術改造,提高能源效率;采用無汙染、少汙染的技術和新設備,節約能源和資源;對原材料進行回收和循環利用,綜合利用邊角料和廢料,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地球資源消耗;d .加強原材料的工藝、設備、儲運管理和生產組織過程管理,減少物料損失和泄漏事故;e .排放汙染物的“三廢”綜合治理。(2)清潔產品a .產品使用的材料應無毒,易分解,清潔產品及生活空間;b .產品應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以及節能、節水、節電和低噪音的特點;c .產品使用後不含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有害的因素,易於回收、重復使用和再生;額外的服務和額外的利益構成綠色產品的額外產品。
(2)清潔生產的目標:①在生產過程中,消除和減少廢物和汙物的產生和排放,以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產品生產和消費與環境的相容性,減少整個生產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②通過資源的有效利用,短缺資源的替代,資源的再利用,節能、節材、節水,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減緩資源的枯竭。
(3)清潔生產要貫穿兩個“全過程”:①生產組織的全過程。即從產品開發、規劃、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汙染。②物質轉化的全過程。即從原材料加工到產品生產、產品使用乃至報廢處理,采取必要措施實施汙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