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企業觀點差別
分析企業經營不善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有資金、技術、品牌和管理等等。但是最本質的問題是觀點、觀念的變革問題。所謂企業經營:就是傳統觀點與現代觀點的不斷碰撞、沖突、創新和變革的過程。
②企業管理思路上的差別
我們有壹些企業只知道要“變”,但是不懂如何“變”、或者只懂得依靠傳統手段進行“變”,這樣的“變”其實與“不變”壹個樣,甚至出現變了反而不如不變的狀況。
③企業管理模式上的差別
從以上可以看出,企業的經營理念及企業經營模式不斷變化,新的企業模式強調戰略、知識、信任和合作,國界觀念逐漸淡化。
④企業內外合作競爭變化
隨著企業市場經濟程度化不斷提高,國內競爭國際化,外部競爭內部化成了發展趨勢。企業與外部的關系從純粹的競爭,變化為競爭基礎上的有效合作,而企業內部也從純粹的合作,變化為合作基礎上有競爭。
⑤競爭優勢的改變
競爭優勢是競爭的開放性市場中創造企業績效的核心。過去我們很多企業(包括我們隧道公司)在追求瘋狂增長和多角化經營的過程中,將競爭優勢拋於腦後。
在新經濟時代,新的遊戲規則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那就是能力、速度和服務等成為了競爭優勢的要素,而且競爭優勢的重要性達到了前所未有。
在21世紀裏,企業競爭的焦點不在於誰的規模大,誰的成本低;而是看誰先達到最終用戶。誰最先順利地把商品或服務銷售給用戶,誰就是成功者。比爾蓋茨說:“速度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傳統行業也稱為傳統產業,較明顯的非傳統行業如IT、生技等,但電子行業、制鞋、制衣服、光學、機械,制造業等應可歸到傳統行業,但若它們加上高新技術之後又是另壹種局面,而且是未來的明星產業。傳統行業主要指勞動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為主的行業。
傳統行業賺錢難的核心原因就是行業的低門檻,導致過度競爭。從業者為了生存,只能不斷比拼硬件的投資,試圖通過更豪華的裝修來吸引高端消費者,提升利潤率。然而這種用錢就能砸出來的門檻,其實是很虛的,最後又落回到價格戰的層面,循環往復,大家都陷入賺不到錢的困境。
大部分人都很難突破傳統思維的枷鎖,沒有意識到,即使是傳統行業,只要認真為客戶多著想,也有著很多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的空間。要提升利潤率,唯有創新壹條路,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