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漢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字孔明。《水滸傳》中也有孔明這個人物,為梁山壹百單八將之壹,排行第六十二,位於地煞星中。公元220年,諸侯並起,天下紛爭。山清水秀的竹林間,茅舍內,壹位中年男子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興亡成敗,胸中盡萬點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於是三顧茅廬的佳話造就了壹代偉人,以下是《細說三國》中對諸葛亮的記載,評價這本書很好,如果妳想了解三國人物,建議妳買《細說三國》看看諸葛亮在出山以前,是很普通的壹個文士,對曹操並無恩怨,和孫權這壹邊也沒有什麽聯絡。
諸葛亮的壹生***兩個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誌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壹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諳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壹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壹份遺產。